磅众多口径舰炮,甚至还有8磅的礼炮,用于皇室和贵族乘坐时的进出港礼仪用途。
这在楚国铁甲战舰上通通没有,单纯为作战而生。
“华山”号铁甲舰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只有蒸汽动力,全部去除了桅杆,风帆及缆索舵轮,舱面甲板显得简洁而干净。
没有跟随当今世界海军强国主流的舰船动力,即风帆和蒸气双动力配置。
在部分英制大型风帆蒸汽战列舰中,甚至采用了舷边明轮的三动力配置,全部都堆砌上舰。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
舱面布置非常凌乱拥挤,风帆的缆索与舷边蒸汽明轮操纵系统,全都布置在舱面上,简直就是大型灾难现场。
水手们再也不能快速的在舱面跑动,而是必须小心翼翼的避开缆绳堆,各种操纵杆和机器锅炉管道,在舱面狭窄的缝隙中行进。
一旦航行起来,那就更完犊子了。
驱动舷边明轮的蒸汽机工作的时候,发出让人心烦意乱的巨大噪声,巨大轮盘嘎吱嘎吱的转动,蒸汽机产生大团大团的浓烟弥漫舱面。
英国水兵们待在甲板上,还要紧张的操纵风帆,只能被迫用沾湿的毛巾捂住脸,忍着呛人的烟雾工作,为此简直怨声载道。
在舱面下同样拥挤不堪,船用蒸汽机的动力和锅炉占用了很大地方,为此还需要开辟出足够大的载煤舱。
这让火炮的布置又成为难题,只能见缝插针的设立炮位,就更加剧了这一灾难。
所以,三动力布置的风帆铁甲舰,在经历最初的几艘建造之后,便在英国皇家海军官兵们怨声载道中消失了。
如今世界海军强国建造的铁甲舰,绝大多数是风帆和蒸汽双动力。
楚国计划于1869年6月下旬列装的“华山”级铁甲巡洋舰,彻底去除风帆动力。是当今世界第一型纯粹以蒸汽动力驱动大规模列装的铁甲舰,保留了美式铁甲舰简单粗暴的特点。
在南北战争时期
美式铁甲舰也有不少单纯以蒸汽动力驱动,但仅仅建造一艘,两艘,不属于大规模列装蒸汽铁甲舰,定义不同。
楚王郑国辉特意下到了甲板下的第二层去看了看,这里的舱室低矮。
他的高大身材必须低着头,否则很容易撞到舱顶的钢铁骨架上,那必然是头破血流。
跟随在旁边的幕僚长吴青峰不时紧张的提醒,“陛下,请小心!”“陛下,您的……小心撞倒。”
楚王郑国辉笑着说没事儿,一转头就撞上了更加低矮的舱门,痛的咧咧嘴,这让跟随在后的霍海生中将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