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特使便抵达新加坡,要求与英国总督府紧急磋商,同时邀请法德俄美各国外交代表参与,要求采取一致立场,强烈谴责楚国在西加里曼丹地区的悍然扩张行动。
而这一行径,遭到了驻新加坡楚国华人使节的强烈反对,终究也没能如愿。
如今各国的形势是什么?
无论英,法,德,奥匈还是美国,都不愿因此交恶楚国,前者是因为军事物资筹备问题,毕竟所有外交事务以欧洲为大。
法国人尤其不屑,率先摆摆手离场。
如今的法国人对德国的仇恨已经到了骨子里,即便在海外殖民地,也不愿意与德国人同桌议事,更别说采取一致行动了。
如今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在南洋地区以及东亚没有像样的殖民地,其主要利益在于楚国供应的战略物资,自然不愿意因此得罪供货方。
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遗憾”,“这是华人族群内部选择”“抱歉,不便干预。”这些闲话,便先后告辞离去。
美国人则是因为太平洋航线抓在楚国的手中,对东方的贸易航线始终受到制约,也不愿因此交恶楚国。
当荷兰特使将最后希望的目光看向英国人,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秘书维纳尔杜姆只是无奈的耸耸肩,轻描淡写的说道:
“对于贵国与楚国方面的双边争端,英方愿意出于善意进行调停,避免地区局势陷入恶化,影响到正常的贸易交往。
我奉劝一句
最好理智的解决双边争端,避免发展到最坏的情况,那绝对不是正确的选择。
言尽于此,祝你们好运!”
十多天下来的紧急外交斡旋,仅得到了这样的结果,这让荷方特使气的鼻孔冒烟,却又无可奈何。
想拉着欧洲各国为自己背书的企图彻底破灭,剩下的路,就要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自己去走了。
1871年11月9日
马尼拉,楚王宫
紫宸殿内
内阁首辅大臣李鹤章率领着一众群臣,觐见楚王陛下,然后于殿下分左右而坐,每位大臣面前有一个短案,可以搁置需要奏报的奏章和材料。
楚王郑国辉高居九龙御座之上,这是每周一次的紫宸殿御前议政,谈的都是国家大计,事关民生的重要政务。
方才通过了两项奏议:
一项是即将于1871年底到期,每逢5年一次的内阁总理衙门换届,应于1872年元月1日正式履任,还剩下一个多月时间。
这已得到楚王陛下的御准,继续由内阁首辅李鹤章连庄,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