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
在现在的阿根廷社会中,上上下下都是对战争结束的欢欣之情,战争胜利了,噩梦结束了,可以好好的过和平的日子了。
美国的呼声,遭到了很多反对战争的阿根廷政界人士的激烈反驳,他们认为:
以阿根廷现有的人口,已经拥有了足够广阔的牧场,战争胜利后,阿根廷收获了巴拉圭东部数万平方公里的丰饶土地,吃的满嘴流油。
数万阿根廷人正在向巴拉圭东部迁徙,以占领并开垦如此广阔的地区。
他们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对南部几乎无穷无尽的广阔荒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更不愿意再进行一场战争。
这其中
亦有楚国势力策动的舆论风暴,再一次显示了潜移默化的舆论威力,影响到了阿根廷人普遍认知。
这正是楚王郑国辉尤为得意的地方,达到这样的目的,只不过费了数千银洋,买通了一些阿根廷有威望的政客和文化名人而已,付出简直微不足道。
这是自夏威夷事件后,舆论威力再次发挥作用,包括美国人在内都没有意识到,民意在舆论中被悄悄的改变。
唯一可能关注到的,只会是英国人。
好在英国人并不关注南美洲那片印第安人的广阔土地,对华人势力的大举入侵,顶多皱皱眉头。
说上一句:“这些该死的东方人,怎么会对土地拥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英国人在19世纪推行的国际准则就是谁发现,谁占领,谁拥有……
既然南美洲的南部是原本的荒芜地区,阿根廷人不去占据,智利人不去占据,那么楚国人大举占领该地区,亦未尝不可。
这片土地上的土著印第安部族马普切人,在英国人的考虑中,很自然的就被忽略了。
当今世界并不是人人平等,弱小的民族没有对等的资格,属于被征服和文明传播的落后人种,没有白人会关心。
如果关心了,重视了,为此大声疾呼,甚至不惜大动干戈,那也不是为了当地土著人的利益,而是看中了他们的地盘。
面对大幅世界地图,楚王郑国辉充满自信的笑了。
他的东进战略决策非常正确,楚国未来的新增长极在广阔的巴塔哥尼亚大平原,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辽阔领土。
阻力最小,收益最大,只有美国佬急得跳脚,却又毫无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