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劳登总督就不用为此负责。
如此重大的历史罪责,必将世世代代遭受荷兰民众唾骂,被挂在“卖国者”的耻辱柱上,谁也承受不起。
当前这一历史阶段
就是尽力缓和与楚国间的尖锐矛盾,不让楚国找到开战发飙的借口,那这只有不到10%的可能性,也不能冒险。
安全的干完这一届总督任期,带着在殖民地搜刮的大量财富返回荷兰本土,还可以谋求一份体面的任职。
詹姆斯-劳登爵士经验极为老道,采取“搁置争议,降温消火”的对策。
而不是像阿根廷人一样,被人一吓唬,就签署了不公平的边界划分条约,彰显出外交政策方面的稚嫩。
这种情况,在当今世界很常见。
北方神州朝廷不就是被俄国老毛子一吓唬,签署了几份丧权辱国的边界划分条约,丢掉了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吗?
暹罗王国被英国人一吓唬,放弃了西马拉亚半岛上的7个土邦王国,被法国人一吓唬,放弃了柬埔寨和高,这只是众多例子中的一斑。
阿根廷作为一个人口不多的南美国家,在面临楚国咄咄逼人的态度时,底气并不会比暹罗王国强多少。
“欺软怕硬”,就是其真实的写照。
实际上,阿根廷人并不觉得自己吃亏。
在南部边界划分中
阿根廷确实丢掉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最南部的布兰卡港和周边数千平方公里地区,还有潘帕斯省的一长条争端地区。
可在巴拉圭战争胜利后,阿根廷得到了巴拉圭的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且处于富饶的亚松森河流域,那岂不是大赚?
至于跟南部广阔的巴塔哥尼亚大平原,原本就不属于阿根廷,如今被楚国抢先占有了,只能满怀着遗憾放弃。
1864年爆发的巴拉圭战争历时5年,对总人口仅150万人的阿根廷造成了重创,可统计伤亡达数万人之多,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大量的年轻男性白人死于战争,说是家家白幡有些过,但是三家白人居民中,就有一家在战争中或死或伤,那是一丁点都不夸张。
为了南部布兰卡这点领土,在和更加强大的楚国打一仗,无论如何都不划算。
如此选择,也算是明智了。
楚王郑国辉开开心心的收下大礼包,随即向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巴西,委内瑞拉等国派出了驻外使节,并加强与上述南美洲国家的关系,推动华人势力在南美洲的渗透。
如今向巴拉圭移民,必须要得到占领该国的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