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溯流而下,考察了这片被欧洲人称为“最后未知领域”的地区。
刚果河干流长度4700公里,流域面积达414万平方公里,流量仅次于亚马逊河居全球第二位。刚果河流域覆盖了刚果盆地,这里有仅次于亚马孙雨林的全球第二大雨林。
相比较亨利-斯坦利的小打小闹,刚果河公司可谓是大张旗鼓而来。
截止十月初
刚果河公司陆续抵达了五批船队,运载来大量的物资和近万华人移民,系统的测绘了西非海岸,厘清各国当前的殖民范围,并迅速的投入到抢占圈地的实际行动中去。
以刚果河口附近的卡宾达为中心,向北拓展1200公里,涵盖了后世德属喀麦隆,法属加蓬,比属刚果等太平洋沿岸,共计建设了5个大型殖民点。
从卡宾达往北分别是,东桑城(卡卡莫埃卡),滨海城(加蓬之利伯维尔),黄石城(赤道几内亚之马坎达)和大海湾城(注:喀麦隆之杜阿拉),全都位于大西洋沿岸一侧,顺序排开。
从卡宾达往南440公里,每隔200余公里建设一个滨海华人殖民要塞,分别是海门城(安哥拉所属恩泽托)和海安城(安哥拉所属罗安达)。
每城多者一千四五百人,少者七八百人,主要负责占点圈地,规划城池和搭建简易港口木栈桥,修建房屋和木材厂,监督黑奴施工建设等事宜。
这7座华人沿海城镇,从北到南分别是大海湾城,黄石城,滨海城,东桑城,卡宾达,海门和海安,沿着大西洋海岸线绵延长达一千六百余公里。
这叫做“先占一个点,拓展一条线,辐射一个面”,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殖民占领,为下一步拓荒非洲做准备。
自从1875年2月份,刚果河公司派遣的第一批船队抵达后,前后耗时约三个半月,便相继建立了大西洋沿岸的7个华人殖民城镇。
随后与当地黑人部族或是以武力威压,或是以利益诱惑,从而获得大量黑人奴工辅助建设,推进相当之顺利。
刚果河公司与当地黑人部族用于交易的是冷兵器刀枪,酒,布料,铁锅,瓷碗,陶盆之类的用具,极受当地黑人部族欢迎。
一把刀可以换三个健壮的黑奴,一块布可以换一个年轻健康的女人,诸如此类的交易,比刚果河公司自己组织人马去围猎捕奴,费更少,更划算。
当地黑人部族间的争斗频繁,而刚果河公司的到来,更加剧了互相之间的残杀和争斗,争先恐后的将黑人奴隶送过来,用于换取各种物资享受。
最炙手可热的,依然是刀枪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