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攻击。又被皇上去名夺职,贬为庶人。这件事的不仅意味着皇上再一次庇佑了他,更表明皇上认可他的方略。现在辽东能守不能攻,妄谈收复,只会重蹈萨尔浒的覆辙。
“熊左堂,北京来人了。”守门的卫兵快步走进行辕。由于熊廷弼是以兵部左侍郎的职务经略辽东,所以被唤为“左堂”。
“请他进来。”熊廷弼放下手里的书案。
不一会儿,来人便进了行辕。“见过熊左堂。”
“通政司的?”熊廷弼问道。
“不是。”来人摇头。
“那你是哪个衙门的?”
来人左顾右盼,但并不答话。
“你随我来吧。”熊廷弼知道这是有不能公听的话要讲。
来到后堂静室。来人从怀里掏出一个木匣子和一把钥匙递给熊廷弼。
“这是什么?”熊廷弼没接。“你又是谁?”
“在下就是个送信的,您不必知道在下叫什么。”来人模糊地表明了身份。“左堂大人只需要知道我是宫里派来的就行了。”
“宫里衙门这么多,你总得告诉我你是哪个衙门的吧?”熊廷弼还是没接木匣。
“您看完装在里边儿的信就什么都知道了。”来人把匣子放到临近的桌面上。“左堂大人,在下这就告辞了。”
“这是在搞什么?”熊廷弼被弄得一头雾水。
“熊左堂,在下只知道里边儿装着一封信,其他什么都不知道。”来人恳切地说道。
“算了。”熊廷弼点点头,然后照例掏出十两银子的常例递给来人。
“多谢熊左堂。”来人也不客气。
这来匆匆去匆匆的人弄得熊廷弼满头雾水,不过他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熊廷弼拿起钥匙,打开匣子上的锁。发现里面只放了一封写着“熊廷弼亲启”的八叶折。
熊廷弼展开八叶折,抬头第一句话就把他镇住了:“熊卿近来可好?朕还不知道你长什么样子,想来应是双目有神、龙精虎猛的铁汉子。等辽东安定些,你便进宫来让朕好好儿瞧瞧吧.”
除了秘密奏事以外,密折制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说些私底下的体己话,拉进皇帝与臣下之间的距离,笼络官员的感情。
此前公开上奏的题本和奏本无论讲的是朝廷的公事,还是官员的私事,都是由内阁负责拟好票签公开处理的,皇帝很难对臣下表达一些私人的情感。但奏折或者说密折只是往来于皇帝和官员之间,就没有那么多顾忌和官样的处理了。
“.你的难处朕是知道的,你不必担心京的变动,也不必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