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思恭走后不久,朱常洛呼唤道:“魏朝。”
“奴婢在。”魏朝赶忙起身听宣。
“叫刑科都给事中傅櫆过来。”
各科道补缺之后,不少官员都有所提升,而因为东厂的案子变得颇具人望的傅櫆也是其中之一,他被向上提了一级,从普通的刑科给事中擢拔为了刑科的都给事中。
小三刻钟后,刑科都给事中傅櫆风风火火地趋进了南书房。
“微臣傅櫆叩见吾皇万岁。”傅櫆的声音有些颤抖。
作为言官的各科给事中和各道御史都有直奏皇帝的权利,但直奏不等于面奏。对于绝大多数言官来说,能得到皇帝的召见,依旧是一份难得的荣耀。
傅櫆这种级别是没资格站着说话的,因此朱常洛也就没让他起来。
“你是江西临川人吧?”朱常洛没说正事,只问傅櫆的籍贯。
“蒙圣上垂记。微臣确实是江西临川人。”傅櫆不知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朕还记得,你顶了锦衣卫的驾贴。”朱常洛略带嘲弄的轻笑在大殿里回荡。
“臣”傅櫆还是不知道皇上的真意,但他总归还是明白,今天皇上召他过来绝不是为了表彰。
“你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吧?”朱常洛没有理会傅櫆的惊惶,继续提问。
“蒙圣上垂记。微臣确实是四十一年的进士。”傅櫆心中的喜意已经完全散尽了,他心跳加速冷汗直冒。
“四十一年的进士,四十四年补到知县。四十八年进京,一进京就办了三进院儿的宅子。户部替各官还印子,没伸手要钱的官员屈指可数。海澄知县傅櫆!”朱常洛连珠炮似的甩出问题,声音渐次高昂,到最后戛然一顿,沉默半晌才用接近慵懒的声调问道:“你在任上没少捞吧?”
“微臣.微臣”傅櫆进气没又出气快,不多时,他只能本能地靠双手撑地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了。
海澄县地处福建漳州,是嘉靖四十五年割龙溪、漳浦等地设置的新县。这个县从立县以来就非常富有,而其中的原因有且只有一个,大明取消海禁后,唯一一个合法的对外港口,月港,就在海澄。
“傅知县。你似乎不是一个如世人所公论的清直言官啊。”朱常洛冷冷地盯着傅櫆头上的乌纱帽。“你说,朕要是把这些事情抛出去,你还能在北京待多久呢?”
听见威胁,傅櫆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威胁是为了被威胁者的价值,如果皇上要处置他,凭着手上证据直接革职罢官、削籍为民,然后再让刑部拿人就是了,根本不必问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