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更不知道骆思恭接受了方从哲的提议,所以他只觉得皇上的话莫名其妙。“.”
“事情变成这样,朕也不想。”朱常洛满脸哀色,叹气道:“而且朕还是看重他的。不然也不会让他去做大理寺卿。”
“请圣上节哀。”徐光启叩头劝慰。
“徐卿。你觉得接下来该怎么做?”朱常洛用手掌撑住脑袋。
“可以从内帑里拨一笔钱,重恤邹寺卿的家人。”王安并不关心邹元标的死活,他只想尽快息事宁人。
“圣上,万万不可!”徐光启倏地抬头仰望御案,然后就闭口不言了。
这时,门口传来拍衣去雪的声音。紧接着,安置好洋人的魏朝走了进来。尽管魏朝只打开一个小缝侧身入殿,但呼号着的冬风还是强硬地把雪团给推了进来。
蓬松的雪团刚刚落地,立刻就融成了一摊冷水。“过来,擦掉。”魏朝向侍候的宦官招手。
朱常洛收回看向王安的视线,转而对魏朝说。“魏朝,清场,让他们都出去。”
等殿内殿外的低级宦官都离开之后,朱常洛才开口:“徐卿,你站起来说话吧。”
“谢陛下。”徐光启起身,说道:“邹寺卿的死固然是个悲剧,但若不妥善处置,定会激起更大的变故。”
“抚恤家属哪里不妥了?”王安问道。
徐光启朝王安拱手表示善意:“王掌印。邹寺卿此时在北镇抚司辞世,无论死因为何,廷议必然大哗,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滞的。”
“徐部堂的意思是”王安略作思考,问道“.抚恤会适得其反?”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徐光启点点头,解释道:“如果邹寺卿因为单涉个人的案子而被锦衣卫捕拿,宫里出银子抚恤自然可以昭示圣上的天德。”
徐光启观察着皇上的神色,字斟句酌地说:“但是,邹寺卿是因为党案被拿的。仍在任上的东林党官员,和同情东林党的候考学子必然会群起讨伐锦衣卫。就算邹寺卿的家人不闹,他们也一定会闹。只要稍加引导,矛头就会被偏转到紫禁城的方向。宫里如果出面抚恤,就不单是圣德天恩,而是”徐光启稍改措辞。“.而会被看做服软了。”
“届时,政潮会变得更加剧烈!这件事就没完没了了!”说完,徐光启朝皇上深鞠一躬。
朱常洛用右手的指尖敲打左手的指节。他大概猜到了徐光启想说什么,但还是开口提问:“那徐卿有什么建议吗?”
“臣以为,目前应该先确定邹寺卿到底是有罪还是没罪。”徐光启委婉地说道:“如果,有罪!即昭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