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贤说:“你回去吧,这儿没你的事儿了。”
“奴婢遵旨。”魏忠贤叩首再拜,面对着皇上的背影从正门离开了大殿。如此,乾清门便又恢复了平静,仿佛谁也没有来过似的。
“王安,什么时辰了?”朱常洛望了一眼将息未息的晚霞,问道。
“快申时了。”王安偏过头,看了一眼摆在南书房里的自鸣钟。
说罢,他又刻意补了一句。“衙门也差不多该散了。”
冬天昼短夜长。而且除了紫禁城和黄华坊,入夜后整个京师也见不到几盏灯笼,为避免官员摸黑回家遭遇不测,散衙的时间也就相应地提前了。
“文华殿那边儿还没散,朕也不散。”朱常洛收回眼神,转身进入南书房。“给炉子添点儿炭吧。”
王安闻言,只默默地在心里一叹。然后便走到火炉边上,往里面添了些檀香和沉香木炭。他小心翼翼地吹了两口气,炉子便燃起了明火。
坐了一会儿,原本失了温度的大殿又重新温暖了起来。朱常洛的案头上也摆上了一杯暖胃的温水。
笃!笃!笃!
魏朝走过去,将不久前亲手关上的殿门又给拉开了。
“徐部堂,您来啦。”魏朝热情地打招呼道。
“见过魏秉笔。”徐光启点头致意。
“进来。”大殿深处传来皇上的声音。
徐光启走进大殿,发现御案前的空地上已经摆了一个木墩子。徐光启知道这是特意为自己准备的,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下跪行礼,等待皇上口谕赐座。
“坐吧,这儿今天也不会有别的客人了。”朱常洛说道。
“谢圣上。”徐光启叩头谢恩,然后撩袍坐了下去。
“捡重要的说一说吧。”徐光启坐定后,朱常洛才开口吩咐道。
“朝会.”徐光启刚开口就被打断了。
“朝会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朱常洛摆手道:“就别浪费口水了。”
“是。”徐光启一愣,但并没有持续太久。“经李茂夫的肺腑之劝,百官终于体会到了圣上的如天之恩。事情本应该到此为止,但邹南皋毕竟是死在了诏狱里”
在徐光启生动的描述下,时间仿佛退回到了张言上离开文华殿向乾清门飞奔的时候。
——————
“首辅大人。”最早和崔文升叫板的袁化中反而没有挨打。“我等听说,内阁呈入大内的‘乞骸骨疏’被司礼监封驳了,敢问这是不是真的?”
此言一出,文华殿内再度陷入沉寂,只剩下一些非常感性官员还在抽泣。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