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后宫风云
骆思恭离开之后,朱常洛又恢复了和善而慵懒的样子。
“魏朝。”朱常洛微笑着轻声呼唤道。
“奴婢在。”魏朝原本蹲在地上在收拾被甩出去奏疏,一听见皇上的声音又顺势趴跪了下去。
“干什么,吓着了?”朱常洛调侃道:“朕又不是冲你,你怕什么。”
“主子爷龙威甚烈,哪怕只是万一之余波,奴婢也是承受不住的。”魏朝将几本奏疏叠放到一起。
“起来。”朱常洛摇头轻轻笑。“烧再多炭地上也是凉的。”
“是。”魏朝心里一暖。
“王安。”朱常洛偏过头,问道:“刚才的供状上都填了哪些人的姓名啊?”
王安不必多问就知道,皇上意指的并不是牵扯其中的犯官,而是经办此案的武官。“东司房指挥佥事海镇涛,百户陆文昭,小旗卢剑星、沈炼,校尉殷离,还有海镇涛的儿子海博康。”提到海博康时,王安特意不用官职而关系作为前缀。
“海博康参与了吗?”朱常洛问道。
“没有。”王安摇摇头。
“这儿子能用吗?”
“很难说的上青出于蓝。”
“既然写上去了,还是让他沾一沾妹夫的光吧。事情结束之后,除了海镇涛,每个人都往上升一级。赏格司礼监看着给。”朱常洛想了想。
海镇涛是正四品的指挥佥事,再往上提就是从三品的指挥同知了。一般来说,锦衣卫可以有很多挂虚衔的正三品指挥使,但辅佐掌卫事的实职指挥同知只设两个,而且通常兼挑从四品镇抚使,分镇南、北镇抚司。现在锦衣卫并不缺指挥同知。
“遵旨。”王安抽出备忘录,提笔就写。
“骆思恭的儿子。他怎么样?”朱常洛又问。
“他一直在经历司干,文书写得还是挺漂亮的。”王安一语双关。
“记一笔,提醒朕明年开春给他找个别样的事儿做。”
“遵旨。”王安继续写。
“快过年了,叫陆文昭把张府的禁锢撤了,只要张诗芮不离京就不管。”朱常洛最后说。
“这差事是派给骆思恭的,直接向陆文昭下令,会不会不太好?”王安提醒道。
“没什么不好的。朕就是想看看这两个人的反应。”
“遵旨。”王安很快也写完了最后一笔。
“乏了,今天先这样吧。”朱常洛左右偏头,又揉了揉自己的后颈。
“主子,今晚在哪一宫歇?”魏朝照例询问道。
“就在乾清宫,不过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