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朕急了。”朱常洛将她横抱起来,径直朝乾清宫走去。
——————
翌日,卯时二刻。
紫禁城,内阁值房。
权力的中心从来不是位置,而是人。当方从哲坐在值房尽头的主座时,那个位置就是代表着内阁的最高权威。而当方从哲表辞留中,居家候旨的时候,所谓的主座就什么都不是。现在,内阁的中心在主座左侧的第二把椅子上。
沈奉圣旨以第四顺位之阁员暂署阁相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原本要做的整理章疏的差事全部交给了刘一燝和韩爌。
这看上去像是小人得志,但实际上却也无可厚非。因为这活儿本就是他们三个人在干,现在沈要拍板主署票拟,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干这些“杂活儿”了。
所谓整理章疏,并不是以衙门或官职为类目,给奏本或题本分堆。这样的基础工作,通政使司在誊抄、备案,并给涉事官员发拓本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一遍了。
阁员对章疏的二次整理,实际是快速浏览。负责整理的阁员,要去掉文章中的格式套话与引经据典,用不超过三句话,将章疏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写成纸条,贴在叶折最末。
等内阁形成意见,总结用的小纸条就会被扯下来,换成交给皇帝的票拟。这些被扯下来的纸条不会被随意丢弃,而是整合起来,交给辅助内阁的年轻翰林誊抄造册,形成备案。再之后才会被拉走统一焚烧。
刘一燝取下奏疏堆最上面的那一本,刚准备打开整理,却瞟见了下一本奏疏的封面。
《奏党案疏》
“虞臣。”刘一燝先刻意地瞥了一眼对坐的沈,然后才轻声呼唤与沈并肩坐着的韩爌。
“季晦,怎么了?”韩爌问道。
刘一燝没回答,只是朝韩爌招手,示意他过来。
“搞什么?这么神神秘秘的。”沈一直关注着鬼点子奇多的刘一燝。
“沈阁老要把活儿拿回去自己干吗?”刘一燝轻声嘲讽道。
“你们要是少给皇上惹点麻烦,内阁何至于每天都处理堆得跟山一样高的奏疏。”沈回敬,但并未就此放松。他站起身,走到刘一燝面前,低头看去,眼前顿时一亮。“哈!说悄悄话!你还能淹了它不成?”沈直接就把《奏党案疏》给拿走了。
“沈阁老还真会说笑。”每一本能到内阁的奏疏都至少会变成三份,原本呈大内交司礼监,拓本到内阁,此外,通政使司自留一份。如果是弹章,通政使司还会誊一本交给牵涉其中的官员,方便他们上疏自辩。
“沈阁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