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换一种死法
“既然这样,就让锦衣卫把孙如游交给都察院。让都察院张问达主审,刑部黄克瓒副审,至于大理寺大理寺现在没有主官,就让何师傅补寺卿吧。”朱常洛一边说话,王安一边低头记录。
王安是侍读太监中最优秀的那一批,文化水平极高,写字的速度也很快。但再快的手速也比不上语速,因此他只在草稿纸上用简笔把大致的内容记下来,等皇上不再说话,他才会将这些简笔补成完成的句子和命令。
“何师傅?”王安会回忆了一下,问道:“何宗彦吗?”
“朕记得他之前也奉召进京了。”朱常洛点点头,然后问:“还没回去吧?”
“倒也没有。”王安想了想,回答说:“何师傅还在南薰坊住着呢。”
何宗彦,字君美,号昆柱,湖广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登乙未科进士,后改庶吉士,入詹事府。万历三十九年八月,升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兼太子讲师,万历四十一年五月,升詹事府少詹事、掌翰林院印。也就是说,何宗彦也是皇帝的老师,而且资格比孙承宗还要老。
万历四十二年八月,何宗彦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署部务,摄尚书事。四十三年七月升左侍郎,照旧署掌印务。
何宗彦为官“清修有执,摄尚书事六年,遇事侃侃敷奏,时望甚隆”。若非万历四十七年,何宗彦被以亓诗教为首的齐党排挤,也轮不到孙如游以右侍郎衔暂署部务。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皇帝驾崩。新君诏令何宗彦进京,但并未在诏书中陈明授何宗彦以何职。
何宗彦进京的时候,九卿已经全部补上了。如此,就引发了一个让朱常洛很为难的问题:想启用,但又不知道往哪里放。
如果让何宗彦回礼部,就是让他在后辈徐光启的手下做事,这显然不太合适。就算老头儿自己不介意,徐光启也会浑身不自在。要知道,徐光启入翰林院的时候,何宗彦是他的上级,徐光启进詹事府的时候,何宗彦还是他的上级。这就等于是在老领导话事过的部门做老领导的领导。
让何宗彦更进一步入内阁,还是不好,因为何宗彦是楚人,却被齐党排挤,还和不少东林党人关系不错。更关键的是,当初排挤何宗彦的人是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学生。把何宗彦硬塞进去内阁,恐怕只有天知道里边儿会乱成什么样子。
总而言之,没有位置,身份尴尬,一团乱麻。所以直到现在,何宗彦都以无职闲人的身份在京里住着。老头儿自己也很老实,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参与,甚至很少会客。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