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时候的神宗皇帝怠政已极,从没有回复过他们这种不重要的请求。
“哈哈。看来我明天只需要去户部领路费了。”孙如游打趣道。
“户部也不必去了。”徐光启从左右腰间解下两个装着现银的袋子,并掏出一封户部出示的文书。“这是李户部托我给你带来的。一袋儿十五两,一袋儿二十两,一共三十五两。”
在没有皇帝特旨优待的情况下,朝廷发的路费只针对官员一个人。路费不按远近算,只按品秩算。知府五十两,知州三十五两,知县三十两,县丞、主簿均十五两。因为孙如解将为南京户部员外郎,品秩为从五品,与知州相同,因此照例发给三十五两。
“他就这么不想看见我啊。”孙如解嘲道。
“不是。李户部是想来的。但他身体有恙实在来不了。”徐光启摇摇头解释道。
“请大夫了吗?”孙如游关切道。孙如游和李汝华之间有些不大不小的矛盾。但事到如今也不重要了。
“皇上派了太医院的刘院使去为李户部诊治。”徐光启下意识地瞥了刘一燝一眼。
“惊扰到皇上了!很严重吗?”孙如游一惊。
“不必担心,李户部看起来挺矍铄的。因为告了几天的假。皇上才知道了这件事。”徐光启回答说。
“好吧。替我向他问安。”孙如游收下银子和文书,将它们和周嘉谟之前递来的任官状和勘合路引摆到一起。
“我会的。”徐光启从怀里摸出一块玉佩交给孙如游,并道:“还有这个,也还给你。”
“这是嘉绩的玉佩!怎么会在你的手上?”孙如游一眼就认出这是他的宝贝嫡孙的玉佩。
徐光启面色不改,将早已准备好的托词说了出来:“这是一个姓陆的锦衣卫千户给我的。他还让我告诉你,别担心,没事了。”
“这是什么意思?”周嘉谟觉得不对劲了。“锦衣卫怎么会拿着孙嘉绩的玉佩?”
刘一燝和韩爌一见着这玉佩,就猜到了这件事是怎么运作的了。但他们还是附和着问道:“对啊,这是什么意思?”
“我也不知道。”徐光启撒起谎来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向孙如游投去了询问的眼神。
孙如游不知道徐、刘、韩之间的密商,但他能猜到事情的背后是皇上在包庇,而其中的目的无非是稳定朝局。一场上百人的廷杖下来,除了一个身子骨原本就弱的言官没有挺过严冬,一个人也没死。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了。更何况,锦衣卫还明确让他不要攀咬,把事情揽到自己和邹、赵二人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