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廉吏第一”这个殊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杨涟的礼部观政期结束后,出任常熟知县。为真实了解当地民情,杨涟常常青衫布履,骑着毛驴,深入田间、民舍,微服察访。短时间内就遍知闾里之利病,深受百姓之拥戴。
巡辽时,杨涟坚决地执行了皇帝的面谕。巡到地方之后,他既不插嘴军事,也不插手民事。他就拿个本子记,记工程进度,记兵员的操练情况,并核查军粮军饷的发放情况。如果进度、情况和熊廷弼定下来的计划不符,他就一个报告打到经略行辕去,如果发现有人吃空饷,或者贪污兵部发来的军饷,他就直接往北京上弹章了。
辽东的文武官员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人,每当盘算到杨巡按要到自己的辖区来时,他们便有如上坟似的难受。
不过杨涟也不是脑子不会转弯的二愣子,他也会用密折的渠道向皇帝反映,说辽东不比其他卫所,军官们的正常收入水平低,请皇上在犒军的时候,适当地多给军官们发点儿钱。皇帝的回复也很简单,就三个字:说个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