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刘若愚
王安不想举荐,但皇上既然问了话,总还是得说点儿什么的。王安沉思片刻,巧妙地回答道:“主子。按现在这个规制,添一个人进来,每年就得多支三千两银子。现在内俸的预算已经非常高了,能省点就省点儿吧。”
“你刚才不还说自己忙得很,添人进来能得空闲吗?”朱常洛从“照准”的那一摞抽出一本奏疏。他本就没什么收拾,摆得也不整齐,这一抽,直接把奏疏堆给弄塌掉了。
“奴婢转念一想,还是觉得忙点儿好。反正闲下来也没事儿做。”王安一个跨步来到御案边上,一边收拾,一边说话。
王安很利索地把奏疏排放整齐,他知道这一摞都是要发下去的,于是直接将之抱到了自己的桌面上摆着。伺候皇上歇息之后,他或者魏朝还要回到南书房,将奏疏上的批示整理成公开的旨意,在今天或是明天分发下去。
“滑头。再省钱也不差这点儿。”朱常洛看向魏朝,问道:“魏朝。你认为呢?”
魏朝没有王安那多的盘算和顾虑,他直说道:“老祖宗说的在理,但是最近的活儿确实多了点儿,再添一两人也好。”
王安没有接话,而是低着头,赏似的盯着奏疏的封面。
“有什么人选推荐吗?”朱常洛又问道。
“如果非要奴婢推荐的话,奴婢倒是也有一个人选。”魏朝不着痕迹地瞥了王安一眼。不过王安的注意力都在皇上身上。
“说说看。”朱常洛把刚才抽出来的那本奏疏递给王安。“今天就把这个发下去。”
“是。”王安接过奏疏,还没拿稳,就让魏朝接下来的话给激得一抖。
魏朝推荐道:“先监陈矩名下的刘若愚颇有文名,或可擢入司礼监听用。”宫里一般尊称已经过世的有名望的太监为“先监”。
“陈矩名下.”朱常洛将目光投向王安。
王安眼眉不自然地一抖,但旋即便恢复正常。“刘若愚是奴婢的小师弟,他在万历二十九年,也就是主子爷正位东宫那年进宫。当年拜入干爹名下,万历三十一年被干爹收为义子,是干爹收的最后一个干儿子。”
王安在心底一叹:绕了一圈儿,结果还是绕到自己的身上来了。
“刘若愚?”朱常洛微微颔首,又问魏朝:“他是做什么的?”朱常洛总觉得自己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或是听过这个人名。
“先监在时,刘若愚曾在司礼监文书房,司掌文书誊录之职。现于内直房,主笔札事务。”魏朝回答道。
内直房设于午门内,左右掖门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