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秦良玉陛见
魏忠贤离开后,南书房再一次恢复到了静默无言的状态。没有人再讨论这个事情,仿佛它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小插曲。
过了一会儿,朱常洛突然看向王安,并问道:“秦良玉到北京了吗?”
“秦良玉和她的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已经在北京住了几天了。就等着圣上召见呢。”王安掏出一个备忘录,很快便找到了相应的记载。“在她离开通州的第二天,她的儿子马祥麟,应援剿总兵官童仲揆的号召,带着麾下白杆兵北上了。”
“原来已经到了。”朱常洛颔首,并令道:“赐宴,午后诏传进宫。”
“还是按着见传教士的旧例,带到书房来?”王安询问道。
“带去皇极门吧。”朱常洛想了想,又道:“把崔文升也叫上。”
“崔文升?”王安不解。
“对。就是崔文升。”朱常洛点点头。
————————
内金水河从紫禁城的西北角进,到紫禁城东南角出。河水弯曲蛇行,穿城而过。其河道或宽或窄,时隐时现,当中最华丽的一段,是夹在午门与皇极门之间的弓形河道。这一段的河底与河帮均用白石砌成,两面河沿设有汉白玉石的望柱和栏板。
两门之间,架着五座的被称为内金水桥的石桥。这组桥是紫禁城内最大,最华美的一组石桥。五座内金水桥之中,居中的主桥最长最宽,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其左右四座则为宾桥,供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使用。
秦良玉在宦官的引领下,穿过最左侧靠近归极门的内金水桥。她的视力很好,远远地就看到了挂在歇山重檐之下“皇极门”牌匾。这时候,从收到诏令开始便被极力压制的紧张与局促之感,又开始反常地跃动了起来。
“石砫宣抚司代领宣抚使秦良玉、副使秦邦屏、佥事秦民屏到。”尽管这次召见算不得什么太隆重的接见,但毕竟是在皇极门而非南书房进行,所以基本的宣召流程还是有的。
“宣。”皇帝的旨令经由宦官和大汉将军的传递,从龙椅之上一直扩散到汉白玉石砌筑的基座之下。
秦良玉等三人循着声音进入皇极门大殿。一进殿门,他们就按着宦官事先交代过的规矩撩袍拜叩。
“臣石砫宣抚司代领宣抚使秦良玉、副使秦邦屏、佥事秦民屏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虽然早在进宫之前,便有宦官教过他们该怎么拜,该怎么磕,但真的到了皇帝跟前,三人还是紧张得胡乱跪叩了。
秦良玉知道自己搞砸了。但好在皇帝很宽容,他既没有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