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抵辽后的见闻,一直不敢大规模地招募辽人。而是不断地向朝廷请调诸镇及南方客兵镇守辽东。
等辽东局势稍稳后,熊廷弼又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允许那些与建奴有血仇的逃民部分充入受他信任的辽将手下,充任游兵。因为这个政策,孔家两兄弟才得以进入毛文龙的帐下。
接下来的时间,毛文龙没有再说话,一顿饭就这么草草地结束了。仿佛毛文龙请他们过来,只是因为孔有德给宦官钦差做了一回马弁。
两人离开之后,坐在毛文龙的身边,却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毛承禄,转头看向自己的养父。“爹。您不是要儿子收他俩做义子吗?”
“父母亡而久哀伤。这是好孩子。这时要他们给你当儿子,他们是不会愿意的。”毛文龙叹气道:“平日且多照顾,过段时间再说吧。还是讲个水到渠成,循序渐进得好。”
“您说得是。”毛承禄在这事上本来就没什么主见,既然父亲说罢了,那也就罢了。
————————
午休过后,毛文龙带着士兵们到营内的演武场操练。
毛文龙这一营算是建制不齐的非标游兵营。游兵营没有固定的防区,任务也相对灵活。其主要职责是“镇内驰击”,笼统地说,就是策应本镇被入侵的地区。目前,毛营活动的地方,是辽阳和沈阳两城之间。
由于辽东巡抚袁应泰,几乎只抚不巡,很少离开辽阳,鲜有随护的需求。而且辽阳除了守城兵,还有总兵官李怀信麾下总兵标兵镇守着,袁应泰就没有组建巡抚标兵。因此,当他老人家因为某些原因,要离开辽阳出门儿的时候,就会征调毛文龙的游兵随护。
前一段时间,熊廷弼给他分派了,收拢辽、沈附近的蒙古难民的任务。不过这个任务很快就结束了,也没捞到什么人头。交差之后,毛文龙的工作重心又变回了练兵。
游兵的基本编制是两部步兵,一部骑兵,步骑混编,当有战兵三千。但因为熊廷弼不允许辽将领自募辽兵,只能接受巡抚衙门的调拨。所以毛文龙这一营长期不齐,就算加上后勤部队,也只有堪堪两千人出头。
但与之相对,他这一营游兵,反而是不缺马的。
毛文龙少有封侯之志,还在老家钱塘的时候,就经常跟人讲什么“不封侯,不罢休”之类的话。但在辽东混了十几年也没混出个什么名堂,一度动了南归养母的念头。但辽东的乱局和熊经略的信用,又点燃他潜藏于心的壮志。
毛文龙深知,要想立大功,单靠被动防御是不行的。只有主动出击,深入敌区,斩他两个奴酋、匪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