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发赏与截留
沈阳中卫指挥使司衙门的大堂里,杨涟正低着头誊写一篇描述沈阳外围城防的呈文。
呈文中写道:沈阳掘堑十二层,皆深一人许,窄者可二人并肩,宽者可三人并肩。堑底插有尖木,落之洞躯必死。堑内间之地,复浚壕一层,壕内侧以一二十人始能抬起之大木为栅
就在这时候,游击将军祖大寿双手捧着一个木质的匣子来到他的面前,说道:“中丞,人犯已经正法了。人头就在里面,我给您放这儿?”他的面色如常,完全不因手捧人头而有丝毫异样,颇有几分荆轲奉樊於期头函的意思。
杨涟眉头一挑,沥干狼毫上的墨水,然后将毛笔放下。他站起身,拿起桌面上的一个包裹,走到祖大寿的面前,说道:“打开。”
“是。”祖大寿抽开挡板,一个被细盐埋得只露出头顶和前额的脑袋就这么露了出来。
“要拿出来吗?”祖大寿又问。
“不必了,合上吧。”杨涟凭着头顶和前额的特征已足以辨认其真伪了。
祖大寿默默点头。等他将挡板重新合上,杨涟便将那个包裹递给了他,并道:“这里装着本案所有的口供,和我写的奏疏,你把它们和人头一起送到辽阳去,亲手交给熊左堂。记住,是亲手。”
“我?”祖大寿一手托着头函,一手提着包裹。
“对啊。”杨涟点头道:“这很重要,不能出任何闪失,别人去我不放心。”
祖大寿憨然一笑道:“嘿嘿。我当然不会有任何闪失。但这样就没人守着您老了。”
“我就留在沈阳,哪里都不走。”杨涟笑道。
“好。我现在就去。”祖大寿转身离开。
看着祖大寿远去的背影,杨涟暗自叹了口气。他知道,这颗人头一旦送到北京,势必在朝里掀起一场巨浪。
————————
沈阳中卫银库,昨天运到的银钱赏物,已经分两批堆放在院子里了。左边那批小箱子里装着的是皇帝发给各级军官的犒赏,这已经完全清点出来了。只等一个签字,就能直接送到对应军官的家里。
右边的十数个大箱子里则分装着积欠已久的首功银。首功银也出得差不多了,只差最后几口小箱子没装。衙役们在院子里忙碌,而孙传庭则负着手在不停地晃悠着。
大明朝没有专门的,从中央到基层的,成体系的后勤管理机制。一般来说,朝廷发饷、发赏是只管验和发的,只要勘验无误走完流程,按规定把东西从仓库里提出来,发出去就是。银子到营之后,具体怎么发,到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