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最早能追溯到明初从朝鲜流亡而来内附大明的高祖李英。李成梁得势时,他的生活还算滋润,可谓是轻松又自在。不过李家被努尔哈赤打断脊梁骨之后,他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杨中丞,这个胡同的匠户都是造火器的。”李佥书三拐五绕,将众人带到一个另有卫兵把守的小区域。这里鳞次栉比地并排着四五十户人家,密度很高,但和之前刀枪甲胄铺比起来,却要安静得多。
“嗯,好。”杨涟随便挑了一家走近。
在他叩门之前,里边儿的铁匠便注意到了这些穿着大红衣袍的官老爷。见他们要走近细瞧,便主动带着在院子里劳作的一家老小过来迎接。
后院的门掩着但并未上栓,只轻轻一推门就被打开了。
“小人叩见诸位老爷。”当家的老铁匠只认识李佥书和他手下的衙役,也不懂朝廷的服制。但他还是机灵的,看李佥书那个点头哈腰的样子,他就晓得在场其他官老爷的来头肯定比李佥书要大,于是便顺遂地将“李老爷”改口成了“诸位老爷”。“起来说话。”杨涟看了贺世贤一眼,见他丝毫没有说话的意思,于是自己开口道。
“谢老爷。”老铁匠又磕了个头才从地上爬起来。这会儿他知道该对哪个老爷说话了。
“你家的人都在这儿了?”杨涟扫了一眼,发现院子里除了老铁匠,还有两个成年男子,一个成年女子以及一个冲龄未满的小男孩儿。
老铁匠怔了一下。“回老爷的话,都在这儿了。这是小老儿的两个儿子,这是小老儿的孙子,这是大房的媳妇儿。”
“嗯。”杨涟眼神微动。看来这家的主母已经过世了。
“有制成的火铳吗?”杨涟说道:“拿给我看看。”
老铁匠没有动作,而是看向杨涟身后的李佥书。
“没有吗?”杨涟问。
“中丞,他这儿只造铳管。铳托是木匠削制的。组装也是另有专人掌造,没有成铳。”李佥书很珍视自己的工作和脑袋,丝毫不敢懈怠,因此对辖区内的一切都很清楚。
杨涟微微颔首道:“那就把做好的铳管拿给我看看。”
“是。”老铁匠领过命,转身就招呼自己的大儿子去取。
不多时,大儿子便抱来了几根长长的铁管。“爹。”
“你给我干什么,让大老爷看啊。”老铁匠从他的臂膀间拿起一根铁管,献宝似的捧到杨涟的面前。“大老爷,这孩子没读过书,呆愣愣的,您老见谅。”
“无妨。”杨涟微笑着从老铁匠的手里接过铁管,一边端详,一边问:“这应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