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赤下令道。
“是。”
————————
正红、镶蓝两旗军阵的对面,来自辽阳方向的援军已经摆好了阵势。
目前,熊廷弼这边有四个编制不一大营。
第一大营,就是他的经略中军营。这支部队的士兵大多拣选自京营,只有少部分是各级军官自带的家丁。经过熊廷弼近两年的调教,经略中军营已经完全摆脱了京营自带的懒散习气,变成了一支令行禁止的强力“操军”。
没错,还是操兵。这支总计有四千余人的部队还没怎么见过血,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熊廷弼四处奔走的时候,给他提供援护。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把这些人打散,和经历过血战的战兵乃至武将手下的家丁轮换。
熊廷弼一点儿也不喜欢家丁主战,其他士兵协助,这种极度依赖小规模精锐的打法。他想做的事情,是把辽地的所有士兵都变成能战敢战的精锐。军队整体的战力上不去,小规模的精锐再强也只有被围歼的份儿。
他手下的第二营,则是由参将鲁之甲统帅的武靖营。武靖营说是营,但更像一个横亘在沈奉之间的大屯堡。里边儿驻扎着两个次一级的游击营,和一个守城兵营。分别由两个武靖游击和一个武靖守备指挥。
熊廷弼把两个游击营都给带出来了。这两个游击营,各有三千人,共六千战兵,以骑兵为主,皆为拣选整编后的辽镇原兵。
武靖的两个游击营,因为机动性较强,被熊廷弼安排作为护军,摆在中军营的侧前方,以防止敌军派出骑兵左右穿插,乃至绕后搅乱步兵阵型。
熊廷弼手下的第三营和第四营,则为总兵官陈策统帅,并由副将童仲揆、参将周敦吉分将的石砫、酉阳土兵。这两营兵各有四千人,共八千战兵,除少数会骑马的军官外,全是步兵。
这两支土司兵,由于机动性较差,则一起并排着被熊廷弼布置在了中军营的正前方。
至于中军营,是总预备队。除非情况十分危急,否则是绝不动的。
熊廷弼把这些人拉出来,只摆了一个防御的架势,就没想要对金兵发起主动进攻。现在敌人的意图不明,部署不明。贸然进攻就是找死。他甚至还给贺世贤发去了一封急件,要求他务必沉住气。不要贸然出城,直到收到明确的进攻命令再对抚顺发起进攻,围魏救赵。
其实熊廷弼也不是很担心贺世贤再度浪战,毕竟沈阳城里除了贺世贤还有两个很有分量的文官,他们都能及时把贺世贤那几近于莽的战意给压制下来。
“报!”一匹快马飞奔到熊廷弼的中军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