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视跪在地上的新任内选司司副李实。
“多谢老祖宗夸奖。”李实结结实实地给王安磕了个头。
李实原来也在内直房当差,和刘若愚关系不错,两人偶尔会聚在一起喝酒。刘若愚一步登天飞入云端之后,李实立刻就舔了上去,就差叫刘若愚干爹了。
后来内选司得诏成立,刘若愚就想到了他,并向王安推荐。这回,王安没有再拒绝,直接把司副的实缺给了李实。至于司正,则由王安本人兼任。
“你去吧。”王安微微颔首。
“是。”李实磕头告辞。
王安侧过头,将名册递给侍立在旁的曹化淳,并吩咐道:“今年得多拣些小崽子进内书堂。”
“是,干爹。”曹化淳接过名册,将之放到对应的架阁上。
王安喝了口茶,随口问道:“今天是哪些先生来堂里给小崽子们上课啊?”
虽然因为裁员的事情,内书堂紧急调了很大一批学期未足的年轻学员出来办差,但这些人并不就此脱离学业。在办差的同时,他们还得继续上课。
曹化淳想也不想,即答道:“东阁大学士沈,国子监司业吴宗达。翰林院编修钱谦益,翰林院修撰庄际昌。就这四个。”
“庄际昌?”王安会心一笑。“大状元回来啦?”
庄际昌是万历四十七年的会元兼状元,和孙传庭、袁崇焕同科。当年庄际昌的卷子被发现有错别字,卷面上又有刮补的痕迹,因此受到了很多的指摘。时任兵科给事中杨涟就阴阳怪气地说:“以状元而有别字,必三百人皆不识字乃可。以状元而洗补,必三百人皆曳白乃可。”
杨涟这就是说,要是像庄际昌这样能在考卷上写错别字的人都能当状元,想来其他人就都该是文盲了。庄际昌让类似的嘲讽气得辞不受职,直接回乡了。直到最近蒙新君简召,才从福建老家来到北京供职。
这个事情在当时闹得很大,无论外朝还是内廷,只要稍微关心点儿科场事的人都晓得。要不是辽东地方萨尔浒惨败,恐怕这直接就是当年的头一号新闻了。
“是的。这是他头一回来内书堂教书。”曹化淳应道。
“记得把规费、呈仪备好。不要失了礼数。”宫里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给先生报酬,而且很不菲。算上各种节日的礼物,一个先生一年上百两是有的。
“儿子省得。”
王安从怀里掏出皇帝赏赐给他的仿制坏表,一看时间。发现再过一刻钟紫禁城就该开门了。“时间不早了,我得去书房值事了。晚上再过来。”王安站起身,曹化淳立刻就将衣架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