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之前陆副千户跟的案子啊。”刘承禧还是不明说。
“你是说耶稣会的事情?”刘承禧把两个人摆在一起,海镇涛总算是想起来了。
“对,就是这个案子。咱东司房的人被北司的人给赶走了。”刘承禧的整张脸上似乎写满了不服气。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正堂。掌卫事骆思恭听见了两人对话的声音,此时也抬起了头。
“参见掌卫事。”两人快步上前行礼。
“你俩怎么一起来了?”骆思恭问道。
“不是一起,这是恰巧在门口碰见了。”海镇涛向左侧跨了一步,移动到正案的侧面,并道:“刘佥事是骑马过来的,想来他那边的事情应该比南司的事情更紧急。”
“说吧。”骆思恭看向刘承禧。
刘承禧抬起头,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就在刚才,北镇抚司人跑到我东司房暗桩当差地方,把我的人给撵走了。”
骆思恭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哪个地方?什么理由?”虽然通政使司与指挥使司近在咫尺,但因为杨涟写的奏疏里完全没有提到锦衣卫,所以通政使司就没有把奏疏转给指挥使司。
“禀告骆掌卫,就是外城正西坊的耶稣会驻地.”刘承禧将自己知道的事情简单地复述了一遍。这回,他没有再提海镇涛,甚至都没提陆文昭,不然牵扯的痕迹就太重了。
“麻烦啊。”听完,骆思恭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个人是什么时候去辽东的?”
刘承禧下意识地睨了海镇涛一眼。“去年吧,具体什么时候,肯定是有记录的。”门多萨神甫和雇佣兵们北上赴辽的时候,还是海镇涛在提督东司房。
“暗桩没有察觉到什么异样吗?”骆思恭又问。
“没有。”海镇涛主动接茬了。“直到洋夷离京,东司房都没有收到过任何涉及谋乱的侦控记录。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待在那间宅子里,除了采买食粮,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散衙之后,去官员的府邸拜访。”暗桩能了解到的事情差不多也就这些了。
“哪些官员?”骆思恭转头看向海镇涛。
“太多了。”海镇涛说道:“从内阁大学士,到九品行人司行人,乃至进京赶考的举人。但愿意见他们的人其实不多,直到圣上给其中一个洋夷授了官,接拜帖的官员才渐渐多了起来。”
“.”骆思恭沉默着思考一会儿,对刘承禧说:“抢差的事情,东司房忍了,现在不是争这一口气时候。指挥使司会向司礼监发函抗议。你回去之后,尽快把和耶稣会有关的所有侦控记录都整理出来集结成册,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