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圣明。”王安应道。
“你们起来吧。”朱常洛又从刘若愚高举的手上拿起另一本叶折。
“是。”
————————
刘若愚刚站起身,便听皇帝对自己说道:“你去把辽镇全镇,辽北和辽东地方的地图都拿来。”
“请主子奴婢愚钝。”刘若愚不解道:“辽镇不就是辽东吗?”
“辽东东部。”朱常洛低头看着手里的奏疏,说道:“也就是宽奠、叆阳、清河那一带。同时贴着建奴和朝鲜。还有镇江的。”
“是。”这么说刘若愚就知道了。
朱常洛之所以要看地图是因为第二本是熊廷弼写的《敬陈逐虏疏》,上面写了熊廷弼的新规划,他需要借着地图才能知道奏疏上载明的地点究竟在哪里。
说来也巧,这本奏疏是熊廷弼在差不多十天之前就写好了发出来的。但因为不是急事没发急递,所以才和专人专送的兵部塘报几乎同时进京。
朱常洛吩咐刘若愚去拿的地图,和熊廷弼走哪里都带着的地图是同一套。熊廷弼重绘了辽镇的地图之后,不仅给在辽的主将们各送了一份,还给北京送了一套。地图到北京之后,又被复绘了两次,分别放在兵部和皇史宬。
这套地图并不放在南书房,而是放在南书房以北月华门以南的内架阁库。这间屋子是专门辟出来存放重要但不常用的资料的。
刘若愚小跑着离开了南书房。朱常洛又对刚坐下准备拟旨的王安说道:“王安,把熊廷弼经辽以来的奏疏都拿来。”
“是。”王安赶忙放下笔,快步走到一个专门用于存放奏疏的架子旁边。这个架子上留置的都是朱常洛认为很重要,并且随时可能再次御览的故旧奏疏。像张铨的陈事疏就被放在了这儿。
王安很快就找到了存放熊廷弼奏疏的格子,这个格子是熊廷弼独占的。王安将格子里的奏疏全部取出,并从里边儿挑出万历四十七年七月以后的。他回到御案旁边,将这些奏疏放到顺手又不会挡手的位置。“主子,来了。”
“嗯。”朱常洛仍在跟《敬陈逐虏疏》较劲。
又过了一会儿,刘若愚指挥着两个在内架阁库当差的宦官抱着地图回到了南书房,走到了一个用来挂地图的木架子旁。
这时,朱常洛已经看完了《逐虏疏》,正在御览那些故旧的奏疏。
“主子,先看哪一幅?”刘若愚问。“全辽的。”朱常洛拿起一本题为《敬陈战守大略疏》,以及一本题为《敬陈战守改略疏》的奏疏走到架子旁边。
“是。”刘若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