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声。
“大赞府。”一名衙役应声走来。
“把这些银子送去税课司,称重验色。”沈光祚下令道。
“是。”衙役抱起银箱离开大堂,一名支行的伙计也尾随着跟了上去。
————————
户部衙门里,代掌印务的左侍郎王纪正在办公。和前几天相比,他的气色明显颓了不少,像是没睡好。
门口的方向传来脚步声,但王纪并没有放在心里。户部衙门很大,官吏也很多,来来往往有些动静并不奇怪。
脚步声越来越近,可王纪仍旧撑着脑袋拿着笔,看着由清吏司递来的文牍。脚步声停止的时候,王纪眼前的自然光被来人给挡住了。这时他抬起头,只见一个和自己一样身着三品文官服的人,正站在案前。
“惟理。”来人先行了个礼,然后问道:“大司徒呢?”
王纪愣了一会儿,才起身还礼:“酉卿。你这么快就回来啦。”
督饷侍郎李长庚是万历四十七年,先帝批准辽饷改海之策后,才开始挂户部衔的,而王纪自己则是去年才进京协理户部事的。在此之前,王纪和李长庚之间几乎任何没有交集。若不是知道李长庚受了召,王纪甚至都猜不到面前站着的人是谁。
“圣上急召,迟缓不得,轻车简行。”李长庚左顾右盼。“大司徒呢?我还得拜见他老人家呢。”
王纪闻言,疲惫的眼神里立时便多了一抹黯然。“部堂身体有恙,已经引例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李长庚一惊。
王纪想了想,说道:“大概,是通政使司给你发函的那天。”
李长庚收到的函件上,除了命他火速进京的文字外,便再没有别的内容了。他心中本就有疑,现在听见这个回答,心下更是悚然。“圣上为何召我进京啊?”李长庚面不改色地问道。
“兵备金、复、海、盖四州的张兵宪你认识吧?”王纪反问道。
李长庚默了一会儿。“你是说张宇衡?”
“嗯。”
“见过名,但没见过人。他怎么了?”李长庚和张铨不同乡、不同年、仕途轨迹也完全不交叠,直到张铨由江西巡按改任苑马寺卿、兼金复海盖兵备道,两人才产生了公文上的交集。
“他上了一本奏疏。”王纪一边在桌上翻找,一边说:“奏疏的内容,是请求圣上下一道明旨,令有司将运往旅顺、金州等处的辽粮辽饷直接送去盖州。”
话音未落,王纪便从文牍堆里找了张铨的陈事疏,并将之递给李长庚。“你自己看吧。”这本奏疏原本是放在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