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末将是南关哈达部前代受册部长‘猛骨孛罗’的嫡次子。夷名‘革把库’。也是哈达部当代受册部长‘吾儿忽答’的同母兄。”
大明朝廷从不承认什么狗屁的大金国,也不承认南北两关已经在事实上被建州部吞并,所以直到现在,‘吾儿忽答’或者说‘吴尔古代’仍旧被看作哈达部的部长,只是不幸在建州反贼的控制之下而已。确实就像莽古济想的那样,只要吴尔古代能获得自由,逃到大明辖境,向皇帝低头表示恭顺,就能立刻得到大明的承认与支持,并扯出一面旗来。“原来你就是那个南关后裔!”袁可立眼神一亮。他总算想起“王世忠”这三个字是从何处看来的了。
“袁兵宪听过在下?”王世忠一愣。
袁可立含笑解释说,“蒙皇上圣恩,我奉命入辽之前,一直在通政使司任左通政虽然在任时间不长,但也见过几本提到了‘南关后裔王世忠’的奏疏。”
“原来如此,”袁可立的笑意稍稍缓解了王世忠心里的紧张,他也跟着笑了。“敢问那些奏疏都是怎么说在下的?”
袁可立见过的奏疏都是科道言官上的关于辽东的兵部题本。因为那些题本并不专门针对王世忠,更不是什么弹劾,不需要被提到的人的回复,所以通政使司甚至都没有往下抄,直接就呈上去了。
走过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的流程,题本就直接发给兵部处理了。而兵部的处理结果,就是一道道发给王世忠的调令,以及与其职务相对应的关防印信了。因此直到现在,王世忠也不太清楚自己怎么就一路升到实授的游击将军了。
“当然都是说你好了。”袁可立想了想,在脑海里搜寻出一段还算清晰的记忆。“‘南关之裔王世忠挺然少年,容止大有华风,应与升授实职’,大概都是这样的文字。”
袁可立打量着王世忠,几乎不觉得能从他的脸上、身上看出什么外藩夷狄的样子。
还真是大有华风。袁可立心下感慨道。
“敢问这些文字都是谁写的啊?”听见是夸自己,王世忠笑得更开心了。
“这个我就不记得了,”袁可立已经想起了两个人名,但并不打算就此说出来,“要是有机会,你自己去通政使司查吧。这些都是公开的提奏,穿官服进衙门就能查。”
“多谢袁兵宪。”王世忠又一作揖,不再追问了。
“你不必谢我,又不是我推荐的你。”袁可立摆摆手,看向杨涟,接着问道:“所以,三位商量的事情,和王游击的特殊身份有关系?”
“是的。”杨涟点头道。“辽阳那边已经通过多方渠道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