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行。
所以,在沈阳方面的捷报传到海州之后,马公公不但将滞留在城里的魏公公给派去了广宁,还在魏公公离开广宁之后的第二天,启程北上前往辽阳拜会并感谢经、抚二臣了。公公也要拉关系。
因此,袁可立和陆文昭只在海州见到了那位,单凭借一道题本就把海对面的天津搅得天翻地覆,并间接导致饷部侍郎李长庚罢官待勘的金复海盖兵备道张铨。
和杨涟一样,张铨也以后辈学生的礼仪热情地迎接了袁可立这位很早就中了进士的大前辈。可是在公事上,两人却没有太多可以聊的。
海州毕竟深处腹地,万历四十七年辽事大坏之际,尚且时常能见大股奴贼的身影。但自从熊廷弼到任开始整肃各地军纪,并建立起以沈、奉、虎、威四镇为核心的保辽防线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奴酋深犯海州谋断粮道”的事情了。
换言之,虽然张铨成天忙得打转,头发一把一把地掉,但都是些粮饷来往,牲口转运的琐事。除了海运改道这一件由他挑起的大事,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聊的。
广宁事繁,袁可立尚且决定当日来次日走。海州事少,袁可立就更不会多待了。队伍还是只住了一夜,在拜会过张铨的第二天早上,袁可立和陆文昭就收拾启程,北上辽阳了。
————————
海州和辽阳之间相隔百里,如果急行不停,一天就能到。不过袁可立还是决定先在海、辽之间的鞍山驿落上一脚,待从容休整一夜,再行启程。
在离开义州卫之后的六天上午,袁可立和陆文昭走完了从义州到辽阳的五百里地,在初夏晨光正明媚的时候,遥遥地眺见了沟壕环布,楼高城坚的辽东首府。
由于袁可立带着镇江兵备参政的伪装,在官品秩序上属于辽东经略和辽东巡抚下级,而且随行的陆文昭也没有大张旗鼓地打出锦衣卫的旗号,所以无论是熊廷弼还是袁应泰都没有出城相迎。即使他们在袁可立到来之前,就已经收到了来自鞍山驿的照会。
尽管熊廷弼和袁应泰都没有出城相迎,但这二位也没有托大到傲慢的地步。一听门房书办通报新任镇江兵备参政袁可立到访,立刻就穿戴整齐地从衙门深处迎了出来。
“属下袁可立。拜见熊经略,拜见袁巡抚。”做戏做全,袁可立率先行礼。
“末将陆文昭。拜见熊经略,拜见袁巡抚。”陆文昭也跟着行下官礼。
熊廷弼先还了一揖,接着就热情地迎了上去。“礼卿啊,我和大来刚才还在说你呢。”经过几天的休养,熊廷弼的病情已经出现了明显好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