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朝臣的进谏下,明德帝很快下发了旨意,宣方白玉无罪释放,且仍旧可以参加科举接下来的殿试。
这无疑是释放了一个信号:此人很可能是状元郎。
同时,他命刑部严查当初指证方白玉作弊的官员。
二皇子心头松快不已,下朝时,御前总管公公曹喜又当着许多大臣的面叫住了他,奉上了明德帝的赏赐。
“陛下,您酷爱作画,便让老奴将国库里这一方上好松墨给您送来。”
萧衡安取了松墨,在太极殿前谢恩后,这才出宫,心中意气风发,十分畅快。
松墨虽然罕见,但他府上也并非没樱
但这是明德帝在舞弊案之后,当着众多朝臣,让曹喜送来的,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储君之位,指日可待。
送墨这件事,释放了一个信号:那便是明德帝如今属意的太子人选,是二皇子萧衡安。
朝臣们看在眼里,在站队上也自发做出了选择。
刑部的官员在案发后不久,就查到了大皇子派人插手其中的证据,却不敢上报。
眼下看了明德帝的反应,他们心中也知道该如何办了,
隔了四五日,刑部主审此案的官员,便带着折子上奏,参了大皇子一本!
证据确凿,饶是有许多大臣替大皇子求情,明德帝仍旧震怒,罚了他禁闭。
除此之外,往日与大皇子有所来往的官员,也被降职了。
传闻禁闭期间,大皇子曾试图搬出先皇后作为靠山,结果陛下不似以往那般买账,并未去探望他。
到了下旬,一道旨意从宫中下发。
封大皇子萧承乾为晋王,五日后启程去封地安南一带。
这一道旨意,让京中瞬间沸腾起来。
然而明德帝还没给他们反应的机会,又下邻二道旨意。
二皇子萧衡安,入主东宫,册为太子。
接到圣旨的时候,萧衡安自己都久久缓不过神来。
他心里清楚的很,父皇心里,始终想让大哥当太子,想把江山交付给他。
从萧衡安时候记事起,大哥就一直跟他们不一样。
太极殿,他可以随意进出。
父皇会亲自过问他的才学,教导他的诗书。
大哥病了,父皇会守着他好几个时辰。
番邦进贡有什么好的东西,也是第一时间送给他。
这些待遇,萧衡安从来没有享受过。
他不服。
凭什么大哥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一切?
他跟那些后妃们没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