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就都开到了省委机关办公楼的楼下。
中午在省委机关餐厅简单吃了一点东西,周南就和一起被分配到宁南的马晓和朱艳菊两人上了宁南市委派来接的一辆面包车上,一路无语,离开省城走国道直奔宁南。
宁南,顾名思义,就是在宁山山脉之南。宁山之北既是滨海省的大平原,省会宁宇就在这个大平原的中部枢纽地区,处于交通地理要冲。而从宁宇再往东,就是滨海省几个沿海开放城市了,海都就在其中。
宁南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当年抗日的老根据地。民风淳朴,但就是经济发展非常落后,工业基础薄弱。
宁南下辖四区三县,仰古区、平昌区、修治区、宁南区,宁山县,庆元县,中埔县。其中,宁山县单从名字上来判断,就是一个山区县,可以说是整个宁南地区离最穷的地方,所辖7个乡镇有一半处在山区或者半山区,工业基础直接没有,农业又因为山区地势形不成规模,所以自古以来都很贫困。
从政治地位上来看,虽同为副县级,周南被任命为宁山县委常委,比马晓的庆元县副县长、朱艳菊的宁南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要高出一筹,但行政职务上来看,人家一个是副县长,一个是副局长,而周南则是乡镇党委书记,人家一个在市县机关一个在乡镇,他在乡镇,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况且,周南之所以成为县委常委,也是因为宁山县的党政惯例,而并非对他“高看一眼”。宁山镇是宁山县政府所在地,因此一般来说宁山镇的党委书记都要进入县委常委。
所以,综合起来分析,应该是马晓的任职最“实惠”,朱艳菊次之,周南最末。
不过,这在外人看来比较“郁闷”的任职,在他眼里却是很不错的。县委常委决定了他的政治地位,乡镇党委书记是一把手,可以说了算,他可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量施展才智。至于贫穷,周南相信通过努力这是可以改变的。
而越是贫穷的地方,才越容易出成绩。
车上,周南一路无语,默然望着车窗之外,除了偶然跟宁南市委组织部派来迎接的干部一科科长黄洋说几句客套话之外,基本上不说什么。朱艳菊和马晓以为周南情绪不好心情不佳,也就没主动跟他说话。
其实,周南是在梳理着自己有些杂乱的思绪,规划着下一步的人生路途。虽然具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