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城宁宇到宁南没有高速,只能走弯弯绕绕的国道,车速不会很快,大约需要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如果遇到道路施工堵塞之类的突发情况,可能这个时间还要长。
路上走走停停,大约在下午3点多进入了宁南境内,望着车窗外越来越“荒凉”的景象,朱艳菊叹了口气轻轻回头望着周南道,“是有些穷呢——你看看路边的村子,瓦房很少啊,很多茅草房。还有这些农田,一小块一小块的分割得这么零散,灌溉和收割都不方便……”
周南笑了笑,“山区嘛,基本上就是这样,靠天吃饭,所以才穷嘛。”
马晓也叹息道,“其实我曾经去过一次宁南,还有周南要去的宁山县,我也去过。周南,我不知道该怎么给你们形容——这样吧,我给你出一个问题,你要是猜对了,到了宁南之后我请你吃宁南最好的全羊。”
“呵呵,你说。”
“我在宁山吃过一次rou包子,你知道宁山县的rou包子是用什么做馅子的吗?”马晓神态诡异地说道。
“rou包子的馅子?”周南一怔,旋即想起了他前世的时候听说的一种什么“纸馅包子”,心道莫非是这个?但转念又一想,90年代的食品加工好像还没有后来那么恶劣和严重……再说山区民风淳朴,应该不会这样。
“rou包子馅子不是rou还能是啥啊……”朱艳菊讶然插了一句话。
马晓摇摇头,反问道,“rou包子的馅子就一定是rou吗?”
周南想了想,也不知所云,他虽然是重生者但也不是万事通,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太过陌生和新奇,“呵呵,猜不出来,马晓,看来你的全羊我是吃不成了。”
“是油条做的馅子……用油条剁碎了当rou,你说咱老区人民的智慧是不是太那个啥了……”马晓摇头叹息道。
“油条做rou馅子……”周南和朱艳菊都有些意外,但旋即就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不是说卖rou包子的偷工减料,而是意味着这个地方实在是穷啊……
一直坐在最前面静静聆听三人说话的宁南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黄洋这个时候笑着插了一句道,“三位领导,这个油条做rou包子馅子,这是民间的老传统了,在宁山可有些年头了,其实别有一番风味哟……当然,这跟咱这地方穷是有些关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