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萍恭谨一笑,“是的,龚县长,我是看了咱们的县志上关于董翠华的故事后才产生的灵感……”
“这就结了……周县长肯定是要打文化牌了,呵呵,肯定是的!”龚向阳哈哈笑着向周南望去,果然见周南也朗声笑了起来。
“你老龚果然老jian巨猾啊……”周南笑着半开了一句玩笑,旋即又正色道,“两位,我最近又重读了一遍杜萍同志的小说,觉得这是咱们县里的一项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如果利用得好,我们这个文化战略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我看了看县志,宁山县是革命老区,老区人民曾经为整个北方地区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做出过重大贡献,先后有不少英雄先辈在我们这里战斗生活过,而全县也有不少这种战争遗迹……”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上做做文章?”
龚向阳点了点头,“我赞同周县长的话,这完全大有文章可做。”
邱刚也附和道,“完全可以做成一种宁山独有的文化品牌……不过,这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和到位的对外宣传,是一项长期工程。”
周南微微笑了起来,转头望向了杜萍,目光热切,让杜萍的脸色又有些发红,不敢直视周南的眼睛。
“其实文化战略就是一次深层次的挖掘和资源整合,基础性的工作我们政府出面来作,但是名义上得有文化界的名人站出来摇旗呐喊,这样才有声势,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杜萍同志是名作家,在国内文化界人脉充足,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资源嘛。我想县政府成立一个红色文化发展办公室,由杜萍同志出任主任,利用杜萍同志个人的影响力广泛邀请文学界和文化界的名人来咱们宁山做客考察……”
“经费方面不是问题,我已经跟孙书记沟通过了,得到了孙书记的大力支持。明年,县财政会将这一块列入重要预算,在经费上予以保障。”
“当前可以cao作的——我认为,不妨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局联合组织一次杜萍同志《树轮》作品研讨会……先借着这个机会,把声势造出来再说!”
听到周南这样说,杜萍吃惊地猛然抬头来望着周南,眼眸里有几分莫名的光芒在闪烁着。
龚向阳瞥了杜萍一眼,点头笑道,“我看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