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友助三的部队,在突围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他们的一举一动,就已经在四军无人机侦查力量的监视之下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日军的突围行动,几乎完全暴露在了他们的监视之下。
炮弹,还有大批的装甲部队,都在原野之上,对这些日军分散突围的部队进行猛攻。
日军的这种突围,几乎相当于是在送死。
大量的士兵,还没有突围出去,就已经在沿途被炮弹炸死,亦或者是被四军追击过来的部队击杀。
在广阔的原野之上,到处可以看到日军遗留在地上的尸体,还有大批来不及带走的辎重。
而在包围圈之中,明治正一终于得到了回复。
他知道,现在自己可以带领部队,正大光明地撤退了。
只是明治正一的想法,和大友助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大友助三的部队,基本都是以队作为基本的战术单位,甚至还有中队等战术单位存在,来进行突围。
但是在明治正一看来,这种所谓的分散突围,根本算不上是分散。
对面的敌人,仍旧可以呼叫炮火,还有装甲车,坦咳等力量,对这些部队进行围歼,轰击。
所以这种分散突围的方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兵力损失巨大。纵然能够完成突围,但是损失惨重之下,部队的战斗力,基本也会彻底丧失,很难恢复过来。
甚至可以,这种突围,几乎约等于被敌人全部歼灭了,彻底失去了作战的可能性。
这不是明治正一想要看到的。
他的分散突围,则是五到十个人作为一个基本的突围战术单位。
然后以此作为基础,并不是直接向北面突围,而是向两侧,然后再转而向北。
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从两翼突围的话,四军必然需要分兵,没办法集中力量在一个方向上。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大友助三的部队,基本都是向北面突围的。四军装甲部队,有相当一部分,都被吸引在了北面。
现在他的部队,若是也向北面突围的话,几乎是正好和四军的主力部队撞个满怀。
所以向两翼突围,反倒是进入到列人兵力相对薄弱的地带。
再加上大规模分散兵力,敌饶火炮就算是再厉害,也没办法对这么多分散突围的部队进行持续性的覆盖炮击。
到时候他手下主力部队,必然可以保存下相当一部分。
大概一个时之后,明治正一的部队,便开始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突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