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下气平喘之效,对于风寒袭肺、肺气不宣之咳嗽气喘有显着疗效,桑白皮在其中起到了协助麻黄、杏仁等药平喘止咳,又能防肺气闭郁化热之作用。
6. 清肺饮(《证治汇补》)
- 组成:茯苓、黄芩、桑白皮、麦冬、车前子、山栀、木通各等份。
- 用法:上药锉碎,水煎服。
- 用途:用于治疗热在上焦气分,渴而便闭涩不利。方中桑白皮清泻肺热,通调水道;黄芩、山栀清热泻火,直折上焦之热;麦冬养阴润肺,清热生津;茯苓、车前子、木通利水通淋,导热下校全方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使肺热得清,水道通利,津液得生,对于热邪伤肺、气化不利所致的口渴、便不利等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桑白皮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清热利水作用,为调节肺与水道功能的关键药物之一。
7. 桑白皮粥
- 组成:桑白皮 15 克(鲜品加倍),粳米 50 克,冰糖适量。
- 用法:先将桑白皮加水 20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冰糖,再加水 400 毫升左右,煮至米花粥稠为度。每日 2 次,温热服食。
- 用途:适用于肺热咳嗽、水肿胀满、便不利等症。桑白皮粥通过食疗的方式,既能发挥桑白皮的药用功效,又易于被患者接受,尤其是对于病情较轻或慢性疾病的调养具有一定作用。其清热利水、止咳平喘的作用,可帮助缓解肺热咳嗽之咳痰不爽、呼吸不畅,以及水肿患者的便不利、肢体浮肿等症状,长期食用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调理。
8. 桑白皮洗剂
- 组成:桑白皮 30 克,苦参 30 克,黄柏 30 克,地肤子 30 克,蛇床子 30 克,白矾 15 克。
-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 30 分钟,去渣取汁,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 2 - 3 次。
- 用途: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方中桑白皮性寒,能清热燥湿,与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等药配伍,增强了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白矾外用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通过熏洗的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病变部位,起到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作用,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红肿、渗出等症状,促进皮肤炎症的消退和愈合,对于多种因湿热蕴结于皮肤所致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9. 桑白皮散(《太平圣惠方》)
- 组成:桑白皮一两(锉),赤茯苓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