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清心除烦、滋阴润燥的功效在热病治疗中的应用。
8. 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熟地 9 克,生地 9 克,归身 9 克,白芍 6 克,甘草 3 克,桔梗 6 克,玄参 6 克,贝母 6 克,麦冬 9 克,百合 12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滋养肺肾,止咳化痰,主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症,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麦冬与百合、生地、熟地等滋阴润肺、益肾填精之药配伍,滋养肺肾之阴,同时配伍贝母、桔梗等化痰止咳之品,标本兼治,使肺肾阴液充足,虚火得降,咳嗽气喘等症状得以缓解,对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属肺肾阴虚者有较好的疗效,充分发挥了麦冬在滋阴润肺、清热止咳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调理肺肾阴虚的病理状态,达到止咳化痰、平喘止血的治疗目的。
9. 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山药 30 克,生黄芪 15 克,知母 18 克,生鸡内金 6 克,葛根 5 克,五味子 9 克,花粉 9 克,麦冬 15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益气滋阴,固肾止渴,主治消渴病,气阴两虚症,口渴引饮,便频数量多,或便浑浊,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麦冬在方中与山药、黄芪、知母等配伍,既益气又滋阴,增强机体的气化功能和津液的生成与输布,同时配伍葛根、花粉等清热生津之品,共奏益气滋阴、生津止渴之效,对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口渴多饮、尿频量多等症状,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体现了麦冬在治疗消渴病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滋阴润燥、益气生津,从整体上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和津液代谢,达到控制血糖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10. 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 15 克,当归(酒浸)、五味、麦门冬(去心)、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炒)各 30 克,生地黄 120 克。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临卧,竹叶煎汤送下。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症,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麦冬在方中与冬、生地等滋阴清热之药配伍,滋养心肾之阴,清热除烦,同时配伍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养血安神之品,使阴血充足,心神得养,虚火得降,对于因阴血亏虚、虚火内扰所致的神志不安等症状有显着的治疗作用,是治疗失眠、心悸等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