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会不断向四周扩展,形成大片的群落。这种特性使得白茅根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也为其资源的广泛分布提供了保障。
二、形态与特征
白茅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20 - 80厘米之间。它的茎直立,节上带有长柔毛,基部则呈现出匍匐状,且具有横走的根茎。白茅根的根茎呈白色,质地较为细长,节部明显,表面光滑,富有韧性。
叶片为扁平的线形,长约10 - 40厘米,宽3 - 8毫米,边缘较为粗糙,颜色多为绿色,有时也会略带白粉。其叶鞘松弛,包茎,叶舌干膜质,顶端具细纤毛。
白茅根的花期在5 - 6月,圆锥花序呈圆柱状,长约10 - 20厘米,分枝密集且短,穗通常成对生于各节,含1 - 2花,颖果椭圆形,暗褐色。
三、药用的部分
白茅根主要以其干燥的根茎入药。在春秋两季,当地上部分枯萎或生长旺盛时,采挖白茅根的根茎最为适宜。采挖后,需洗净泥土,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然后将根茎晒干或阴干备用。
其根茎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如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钾盐等。这些成分相互协同,赋予了白茅根出色的药用功效。
四、附方功效与作用
茅根饮子:出自《外台秘要》,由白茅根、葛根各等分组成。将药材切碎后,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此方可用于治疗热病呕吐,具有清热止呕的功效。白茅根清热泻火,葛根解肌退热、升阳止渴,二者配伍,能有效缓解热病引起的呕吐症状。
茅根汤:源自《圣济总录》,由白茅根、桑根白皮(锉)、木通(锉)、大枣(去核)组成。用水煎服,可治疗便热淋,能清热利尿通淋。白茅根清热利湿、利尿通淋,桑根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木通清热利尿,大枣补中益气,诸药合用,对热淋导致的便频数、短涩刺痛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白茅根散:《太平圣惠方》记载,由白茅根、赤芍药、黄芩、木通、滑石、葵子、甘草组成。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可治血尿,具有凉血止血、清热通淋的作用。白茅根凉血止血,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通、滑石、葵子清热利尿通淋,甘草调和诸药,共同发挥治疗血尿的功效。
茅根赤豆汤:由白茅根、赤豆组成。将二者加水适量,煮取汤液。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白茅根清热利湿,赤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