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问各位阿哥,看过这么多的史书,可有什么治国之策。
当然要十四爷是第一个出头的,他则说什么,大清朝自从开国之时,则就是从马背上打下的江山,注重兵力。
这一点大概是每一个皇子的心声吧。
至于弘晋等诸位小阿哥,以弘晋为代表,回答了康熙的问话则说道:“回皇阿玛,墨子说,诸侯相爱,就不战争;大夫相爱,就不掠夺;人与人相爱,就不残害。君臣相爱,就君惠臣忠;父子相爱,就父慈子孝;兄弟相爱,就融洽协调。”
康熙没说话,看不出来好与不好。而弘晋则非常的失望,后退一步。
直到丫头咦了一声,吸引了康熙的目光。
其他的人,则都替丫头捏了一把汗,尤其是现在与之要好的弘晋阿哥。康熙问道:“丫头,怎么了”
“皇爷爷,为什么十四叔叔这么大了,要跟弘晋哥哥一起上课呢”
她的莫名,让有些人面子上挂不住了啊。
康熙爷很好奇,则问道:“丫头为何这么问呢”
“皇爷爷,弘晋哥哥与十四叔叔年岁不同,接受问题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为什么师傅们不因材施教,分开教学呢”丫头说出心中疑惑,其实因材施教是她额娘说的。
“说下去”康熙鼓励说道。
“额娘说丫头还小,身体各方面发育都不是很完全。比如说因为丫头年纪小,就不能去搬运比丫头还要重的花盆。”丫头举例说。
康熙点点头,则问道:“丫头是如何理解'君臣相爱,就君惠臣忠'的”
丫头眨了眨眼睛,则回答说:“孙儿还小。”
“瞎掰,说吧,说了就同意你的看法,对他们因材施教。”康熙看出了丫头的回避。
丫头看了看弘晋哥哥,则回答说:“回皇爷爷,刚才皇爷爷提到治国之道,其实这太过笼统,我们不能够以偏概全,每个人因为学习的不一样,在她心里形成的观点也不一样,弘晋哥哥所言,则说明他最近在看墨子,学习墨子治国之道。十四叔则说要靠马背上得天下,可见十四叔最崇拜的乃是先祖宗与皇爷爷您。”
康熙点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丫头继续说道:“可是打天下容易,做一个守业着则很难。马背上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之后要守得住这份天下,就必须以德治天下。”
“”康熙则示意她说下去的。
丫头想了想,又看了看她爷爷的鼓励的神色,则说道:“而治国的法子很多,丫头看过一本书,写的则是北周开国奠基人宇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