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如继续。”刘挽能把人留下吗?如果她能活下来,未尝不可。她眼下的情况,她再急于将身边的人都清出去,无非是想给她们寻找新的靠山,助她们扎根。又怎么能再将陈四娘收下。
“陈家的份量,姑祖母的份量,想对付我的人是如何也舍不得浪费,她既出了这个头,倒不如借一借势。”刘挽不收,何尝不是也要针对馆陶大长公主和陈四娘的意图给出她们方案。
馆陶大长公主凝视刘挽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刘挽的目光落在陈四娘的身上,“既要借势,何不再借一波?有些事他们无法阻止,同样不会甘心认命。他们以为,我是罪魁祸首,把我解决了,一切将重回轨迹,却不知,真正要对付他们的人是我父皇。女子想真正立足,靠我无用,唯有靠我父皇,才有可能。可是,想要依靠我父皇的根本在于,救其所急,为其分忧,安定大汉。”
迎合君心,为大汉谋,为民而谋,此话倘若出自旁人的嘴里,馆陶大长公主定是嗤之以鼻。独独出自刘挽之口,馆陶大长公主一个从来不在乎天下,民生之人,亲眼见证刘挽如何为刘彻谋,为天下谋,为百姓谋,明白有时候这并非一句煽动人心的正义之言。
陈四娘仰望刘挽,越发肯定她要追随刘挽。
高高在上的皇帝到底有多少为民谋划之心,她感受不到。刘挽这个人,她的作为,陈四娘看在眼里,以之为榜样。
“长公主言,记下了吗?”馆陶大长公主感慨之余,也得问问孙女记住刘挽的叮嘱没有。陈四娘低头藏住内心的荡漾,声音低沉的答道:“记下了。”
刘挽像是看穿陈四娘一般的开口道:“皆是为民,亦为我们女子。放开手去做。迎合陛下,是为大汉,也为自己。莫要以直臣为榜样,更不要坚信所谓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真正的聪明人,立下目标,为这一目标,可以绞尽脑汁,诸多变通。只要不犯国法,不杀人害命,所有的办法都可以。”
对喽,要那么重的道德感干什么?一但和那些男人斗起来,极有可能会成为他们攻击的方向,并不是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