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赶紧拟。
刘挽作一揖表示对亲爹的感激,同时也跟刘彻提议道:“至于冒名顶替者。从头查起, 凡参与此事者, 一个都不能留。且立下规矩, 凡有冒名顶替或者助他人顶替者, 着其三代之内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如此品行不端之人,依诸位所见, 察举之制罚他们多少年?”
作为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刘挽可不是那一类只会喊上一喊, 未必见得会落实的人, 而且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点,刘挽是一个擅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人。
不都觉得品德相当重要吗?
好说,顺品德这两个字查下去吧。查得越清楚越好。
这世上, 最应该害怕的是品德不端的人, 刘挽要的从来都是有才有德之人,只不过有时候不得不择其一,比起品德,用人才不拘小节,也是为对付这些不正经的人。
被刘挽问个正着的人,一时间面面相觑。世族本来觉得闹出这样的丑闻, 刘挽对科举之制的态度必也要生疑, 他们也可借题发挥, 最好能让刘挽亲自出面把这样一件事搅了。结果怎么着。刘挽借机要启动官员的考核制度了!
最重要的是, 刘彻同意了。刘彻他同意了!
刘彻:给朕一个朕应该不同意的理由。
此时的世族们在想, 要是他们出去之后告诉所有人,因为他们的缘故,官员考核制度启动,而且是由张汤出面,他们会落得一个怎么样的下场?
“诸公?方才侃侃而谈,怎么我问到关键的问题尔等都不答了?尔等要是不答,我给父皇提建议的时候,别道我不让尔等张口。”刘挽既然提问,那是非要一个答案不可,绝不接受他们含糊。
这种情况下,早已经开始忧心他们出门会不会被人打上一顿的人们,完全不想再理会刘挽,一致都觉得刘挽这样的人太坏,相当的坏,早早的挖好陷阱等着他们跳下去,压根不给他们反对的机会。
刘挽并不认为这是有多么值得高兴的事。
她的这点算计,瞒得过别人,瞒不过真正的聪明人。有时候刘挽也在想,那些不动手的人未必见得是接受这些变化,他们更多是因为明白此时改不了,故而蛰伏以待之。
这样的一群人才是真正难对付的人,也是让刘挽不敢有点的掉以轻心。
如果刘挽有时间,她大可以和他们慢慢的斗,比的不过是耐性而已,看谁熬得过谁。
况且,大好的局面,一但这些人错过机会,他们再想逆转也断不可能。
刘挽呼一口气,真是极其的不甘心啊!
但凡再给她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