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出任尚书令。”
好的,刘彻拍板,事情传扬出去,众人的反应和刘挽初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是如出一辙。不可置信的抬眼望向刘彻,似在无声询问,陛下,您在说笑吗?
刘彻并没有半点说笑之意,只是与众臣对视问:“泰永长公主没有这个资格?还是没有这个能力?论文治武功,满朝臣子中能比得上她的有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
听清楚了,文治,武功。
诚然文治中当朝有远胜于刘挽的人,可是武功及于刘挽的有吗?河西之战刘挽打得不漂亮吗?镇守朔方多年,刘挽守得不好?
再说武功,对,卫青和霍去病的武功成就都远胜于刘挽,可文治呢?
建朔方城,定河西。如今朔方城安宁,河西安宁,也正因如此,他们出战漠北也因此得利,否则远运粮草从来都是兵家大忌。
正是因为如此,刘彻一问及刘挽的文治武帝 ,震惊人不在少数,但震惊过后,不得不服。
何况他们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点,刘挽如今更是在筹谋如何建设漠北之地。
不仅是整个漠北,而且是整个西域。
如此长远的谋划,令无数人共赢的蓝图,说句良心话,刘挽是不配成为尚书令呢?亦或者是没有能力成为这个尚书令呢?
可是刘挽才十八岁,而且她是个女的!
无数人介怀的都是这两样,尤其是最后的一项,女的。
死寂之后的无数人在想,他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劝说刘彻改主意,尤其他们还得考虑,这个劝说成功的同时,千万不能让刘挽生气,也不能让刘彻生气,否则他们之前同意改官制一事也就没有功了。
不成,不成,万万是不成的。要好好的镇定下来想清楚,用哪一种方式说服刘彻改主意。
只要刘彻改了主意,想必刘挽也会改主意。
卫青和霍去病也是半点风声都没有收到,突然被迎面砸下刘挽将出任尚书令的消息,如何不让他们惊诧。卫青的脸色晦暗不明,但与之而来又觉得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不就是当个尚书令而已,刘挽本身有这个能力,她怎么不能当了?
既然她可以当,为何又不让她当呢?
刘挽手里握下的利已经相当的多,再得实权也无所谓了。
况且让刘挽掌六部,好说,不就是定规矩而已,一但刘挽将六部的规矩定好,往后的人只要按刘挽的规矩行事,绝不会出什么大错。刘彻打的分明是这样的盘算,有何不可的。
卫青想得开,霍去病想得就更开了,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