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又着了刘彻的道?这回不是刘挽出手,而是刘彻?
无数个问题从他们的脑子里闪过,无数的人都在心里捉狂,直勾勾的瞅着刘彻,就等着刘彻在下一刻公布结果。
“既然众卿都觉得泰永可堪重任,那朕就勉为其难的让泰永出任尚书令一职,日后尔等都要听从泰永调遣,朕不希望再听到你们道朕的泰永是女子便不该为相。”刘彻这话一丢出来,多少人心里已然炸了。
他们被刘彻耍着玩!他们被刘彻耍着玩了。
以退为进,刘彻明了他们那点坏心思,为此不惜一切的算计他们。
可是,可是,怎么会呢,怎么可以这样对他们。
刘彻才不管他们如何捉狂,丢下这句话后起身退朝,留下一群人......
霍去病压根没有放在心上,既不认为刘彻会舍不得不用刘挽,也不认为如今这些人一个个的脸上都充满错愕有什么惊奇的。
刘彻如今不至于不信刘挽,别人的几句话只会让刘彻意识到,啊,他是想让刘挽成为尚书令不假,可是硬把刘挽推到这个位置上,刘挽未必能够坐得住。
一但操之过急极有可能适得其反。
刘彻需要刘挽为他稳定朝堂,毕竟这官制一改,很多规矩没有定好,极是容易给 人钻空子。
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让刘挽出来,将规矩立好。后面的人只需要守规矩,按刘挽定下的流程办事,刘彻便可无忧。
然而第一步永远都是最难的,甚至在刘彻下达诏令的时候就在想,贸然将刘挽推出来,直接让她面对天下人的敌视,甚至是群起攻之,万一一个闹不好,真让刘挽有所损失怎么办?
刘挽是有能力不假,也有为国为民之心,可是也不能随便的把刘挽推出去迎对所有人的质疑,以及各方的进攻。
这样一个叫人舍了性命也要救下来的孩子,该为大汉谋得更长远,也应该要为大汉留好了。
霍去病都不用问,纵然刘彻的诏令下达之后不久就听说刘挽上书请辞尚书令,他依然相信这里头有别的算盘,用不着着急。
如今,霍去病见证到了!
与霍去病相比,卫青作为一个亲眼见证刘彻跟刘挽说起让刘挽上书请辞的人,他那个时候在心里对刘彻的畏惧达到顶峰。他根本不敢问刘彻到底是另有所图,亦或者是当真在心里并不愿意再相信刘挽。
此时,此刻,刘彻再一次表露出因为群臣的提议,他很是认为他们的提议很好,所以他决定依他们所言,让刘挽继续出任尚书令。
别的人都震惊无比,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