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工艺并不多么精良。
这三棱箭,便胜在材质之上。
“徐郎君这话是什么意思?”
“傲舜国的制钢之法有所改变,这才有如今的三棱箭,但依学生之见,他们的制钢工艺还并不稳定,是以这三棱箭只怕还无法做到大批量生产。”
徐韶华说完,随后让武取义取了一支三棱箭过来,点名要求是那支射中过汪千户的箭。
不过傲舜国对这些箭十分宝贝,如今武取义手中仅有的几支箭,还是近日战役中活下来的兵将用肉身带回来的。
不多时,柴副将将箭矢递给徐韶华,随后立刻守在了帐子外,徐韶华这才举起箭矢对武取义道:
“将军且看此箭的材质。”
武取义对于这箭簇别提多么熟悉了,其触手光滑,久放不锈,是难得的好宝贝。
“这材质倒是与平南侯得先帝所赐的那把削铁如泥的长宁剑十分相似。
哼,平南侯小气吧啦的,也不知道借我多参谋参谋,否则说不得我就能识得此物是什么材质了。”
“这是钢。将军弓马娴熟,且看这箭簇与我大周的三棱箭簇有何区别?”
“这……”
武取义仔细端详了一下,这才发现这原本应该制作的更尖锐纤长的三棱箭簇似乎变得胖圆了些许。
除此之外,其线条并不流畅,乍一看还能看过眼,可若是仔细打量,便会察觉到其线条的凝滞之处,这对于箭簇来说,乃是大忌。
武取义觉得有些奇怪,立刻让人取了军中惯用的三棱箭过来,两支箭放在一出,武取义都不由得啧了啧舌:
“乖乖,这傲舜国让何人造的三棱箭,这偷工减料的程度,九族怕是要脑袋搬家了!”
“不是偷工减料,应是有意为之。”
徐韶华如是说着,随后拿起两支箭,锋利的箭头在武取义眼前滑过一抹耀眼的光芒:
“此箭的利弊想来将军已经心中有数,学生以为,此箭应只图破甲,携威势而来,为的便是压制我军士气,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先帝时期,傲舜国之所以愿意撤兵,除了震撼于我大周兵将悍不畏死的气势外,更多的也有这个原因。
如此之箭,只怕傲舜国的存货也并不多。这样的材质,如今被其做出这种工艺,着实是糟践了!”
徐韶华这话一出,武取义不由得愣了愣,难不成徐郎君还曾看到过这样的材质所做出的别的武器吗?
武取义下意识想要追问,但随后又险险止住:
“徐郎君,此事吾需要再斟酌斟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