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加工,加大进刀量才可以,不然一次把刀进太多,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个情况是轴被谷子卡死动不了,这时就要赶紧关闭蒸汽阀门停下机器。
另一个情况就是谷子被碾碎了,大部分是碎米,卖相和煮起来的饭不好吃,碎米还会漏到谷糠里去,减少出米率。
王建昆把进刀的要点跟两位青年都讲了,然后就是让他们练习。
先把刀松一点,再边进刀边抓出料口的米观察。
碎米多就把刀松一松,米上谷壳多就把刀紧一紧。
待调整到位,前面出来的部分再倒回漏斗里加工一次就好。
两个人试了两担谷子,就可以正常操作,把谷子碾成百米或者精米了。
测试完碾米机也到中午了,众人等到锅炉熄火后就陆续回家。
路上王建昆建议这边的木材厂和碾米厂要尽快用起来。
家里的谷子可以下午就拿过来让那两青年帮忙碾了,而且要让会计来测算下该怎么收费。
比如加工一担谷子,队内可以用钱也可以用工分,队外的就只能用钱了。
加工谷子现在家家都是用手工舂米或者用石头碾,费每家的妇女们很多时间。
如果来碾米厂碾,一担谷子来去半小时就可以了。
省出来的功夫可以去照料自留地的作物,也可以在队里上工比如砍柴等。
自己母亲也有更多时间照顾妹妹,督促妹妹学习了。
父亲点头答应,表示这几天就会把这些安排好。
午饭还是挺丰盛的,做了个粉蒸肉,加了红曲粉,红彤彤油亮油亮的,让人食欲大开。
饭后王建昆让父亲去凤山一趟,把两百套座钟用的玻璃和发条带给权师傅,并从权师傅那拿1400块钱回来。
父亲本想让王丽平去,听到有这么多钱,他也不放心了,就表示自己等下就去一趟。
王建昆下午没什么事情,决定去山上探探元素情况,顺便看看能不能打到猎物。
父亲已经带着玻璃和发条去了凤山,爷爷则去安排几个厂试生产及建设。
王建昆带着气枪,往前面的山上走去。
路上碰到了好几波砍柴的人,他们都是遇到一片比较粗的杂树,就先用镰刀砍倒。
等太阳暴晒几天后再来把枝叶去掉,把主干部分拖到窑厂里。
还有专门砍松树的,笔直适合做木材的就拉回去做板材,弯曲不直的就砍成几节,拉回去当锅驼机的燃料。王建昆尽量避开这些砍柴的人,动物不会在人经常到的地方活动。
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