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贵了,可能不好卖呀。”
“美国的平均月薪不是都有1千美元了吗?这种最便宜的批发价才11美元,运到美国卖20至30美元也不是很贵啊,而且买一个可以用很久的,质量很好。”
“如果能便宜点我就下个月带点去美国看看。”
“你出个价吧,目前世界上能造这么好品质打火机且价格这么便宜的几乎没有吧,就是日本产的都比我的卖得贵。”
“如果三种都能在你的报价基础上打个6折我想就好卖了。”
“8折,如果每种拿货500个我能做主打8折。”
“7折,每种我都拿1千个怎么样?”
“成交。”
两人握手达成了第一笔打火机的外贸协议。
接下来两人详细沟通了交货时间,交货地点和付款方式。
彼得要求9月10号把货送到线缆厂,分开三个木箱打包,里面每50个用小木箱打包码放好,还画出了示意图,打火机不要预装煤油。
他可以今天先付1成订金4270美元给王建昆,等货送到检查没问题再付剩下的。
把商议的事项写成合同后,两人一个写中文,一个写英文,一式两份分别签字。
接着彼得拿出4270美元给了王建昆,对于这种绿色的纸币王建昆没见过,但想来他也不会提前准备好假币,于是数了下金额没错后就收起来了。
彼得表示来中国前他就打听好了这里不能用支票,不能用信用卡,所以准备了现金准备带些中国特产回去。
王建昆问他这么多打火机怎么运回去。
他表示让放飞机货舱托运回去,现在中美航线开通了,坐的人比较少,飞机大部分时间坐不满,货舱很空,至于出关手续他可以搞定。
王建昆对于他对这些很了解,再结合他说带了钱来准备买中国特产回去,知道这应该是个借工作机会顺便带货的国际倒爷。
王建昆和彼得互相留下了通信地址,并且约定每个月写一封信,到时如果还要买打火机可以打电报到王建昆留的地址。
聊完这些彼得带他去找了翻译,翻译对于彼得提出的帮忙买线缆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更何况王建昆还给了个黄灿灿的打火机。
带着他俩来到供销科,走完流程拿到批条后王建昆骑上摩托车赶去了稀土矿厂。
按照上次的路子买了可以提炼3吨有用元素的矿,运输提炼掩藏一条龙。
搞完就骑着摩托车往饶州赶,明天回城再来装走。
到了饶州招待所,发现他们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