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所以提取过程不会耗费王建昆很大的精力。
在提取元素的同时,王建昆还有空闲研究微观粒子相关知识。
目前王建昆已经对电子很了解了,对于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质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在研究了一番资料后,王建昆开始研究真实的铀元素。
按照铀235的平均丰度,每200个铀原子中将会有1个或者2个的铀235,所以王建昆专门投射了200个铀原子到脑海里。
然后分出精力想象着将其放大,没想到这次还真行得通。
之前想对投射的原子放大没有起反应,这次倒是有反应了,说明智子的推测是正确的。
随着王建昆对微观粒子的了解越深,那么能够观察到的结构也会越细小,今后说不定还能在脑海中看到组成中子,质子和电子的基本粒子的结构。
放大后的铀原子果然有了差异,放大相同的倍数后,4排200个铀原子从一个黄豆大小变成桃子大小。
外面包裹着一层半透明的膜,想必就是电子云,中间是个实心的核,其中有2个原子中间的核部分偏小,这几个偏小的就是铀235了,因为比铀238少3个中子,在放大作用下核心偏小的一对比就发现了。
为了更好的分离出铀235,王建昆调动超能力继续放大到能力极限。
此时这200个铀原子都变成篮球大小,中间有个网球大小的核。
这些核在放大到这个程度后就不再是光滑的球状了,已经可以看到有凹凸不平的地方,这些地方应该就是一个个中子和质子聚集而形成的弧形凸起和凹陷了。
既然已经可以通过放大的方法来分辨铀的同位素,那么提纯铀235将变简单很多。
到时将提取的铀一个个放大,再做个参照尺,就可以挑选出纯的铀235了,就是不知道效率怎么样。
目前正在提取元素,也不好分出太多精力来做分离提纯工作,等回到婺源基地再做也不迟。
从海水中提取目标元素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每过一个小时王建昆就把船往外海再开1海里,因为一直原地转圈,提取的数量会降低很多。
海水虽然是流动的,但是还是跟不上提取的速度,所以必须不断的换位置,就跟小时候放牛时要隔一段时间去把固定牛绳的木桩换个地方一样。
提取了4个多小时,时间已经是半夜2点了,王建昆清点了下提取的元素数量,其中铀已经有了4公斤,有4个铅罐已经装满了。
然后其他元素多多少少都有了20~40升的样子,玻璃罐子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