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让香港的加工厂制造,一部分则由王建昆进行制造。
“小舅,火炮试验场地准备的怎么样了啊?还有招募的炮兵都到齐了吗?”
王建昆在回基地的路上,跟小舅用手机通话。
“建昆,火炮试验场已经按照你的要求修建好了,观察设备和人员也准备好了,就等你通知了,炮兵已经就位了两组,都是参加过南边反击战的退役人员。
对了,什么时候通知他们去实验场进行火炮试射啊?”
“嗯,明天上午8点到位,我会带人将炮和相应的炮弹带到试验场的。”“行,我通知下去,明天上午8点就位。”
炮管被王建昆带着从船上转运到电动拖车上,然后他开着拖车带着炮管来到一个简易的厂房内。
这里已经准备好了制造炮架,炮管副属设备的各种元素,炮弹王建昆也早早的准备好了,总共60发,装在30个木箱里,每箱2发。
引线也用超能力制造好了,被单独存放在防震木箱里,相应的发射药包也制造出来,用防水防潮的工程塑料箱装好了。
这款炮的炮弹还没定型,所以前期打算全部用超能力制造,等定型完成后,引线内部几个比较难制造的高精度零件王建昆打算自己用超能力制造,等产量到达一定程度后,再制造出相应的设备来生产。
这样安排也起到一个防范的作用,炮弹的数量会被王建昆掌握。
在这处简易的厂房里,王建昆按照智子设计出来的炮架图纸,制造了5款炮架,这些炮架将搭载后续制造出来的炮管,然后进行大量的测试。
等到测试完成,根据招募来的炮兵对这些炮架的打分情况,选择一款进行定型。
炮架制造完成,王建昆将已经安装好炮口,消烟器,瞄准器和炮管护套的炮管吊运安装到炮架上。
组装完成后,王建昆将这款牵引式58倍径榴弹炮拖挂在仿美军的卡车后面,然后驾驶着卡车带着火炮在外面的野地里进行了初步的运输测试。
测试过程中,王建昆让智子根据投射的测试现场情况,对炮架进行调整优化,随着智子的修改和王建昆超能力对炮架的改造,拖拽起来显得更轻松了。
牵引测试完成,王建昆将火炮带回厂房内,然后将60发炮弹,相应的引信和发射药都吊装到卡车车厢里,然后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1982年12月20号,天气晴朗,空中只有数朵白云高挂,空气能见度极佳,是个适合火炮测试的好天气。
“建昆,这就是你说的155榴弹炮?没想到一根灰不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