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能造摩托车了,比那嘉陵的摩托车还要好一些。”程明说道。
王建昆倒是没想到老乡们对老家的消息也这么灵通,他到bj后都减少了用文本机跟家里联系的次数,每次收发消息还特意跑到基地去。这里是首都,学校离办公机关以及一些重要的科研院所都很近,所以异常的未备案的短波通信极有可能被监听到。
现在数字信号的应用在各大国基本都有落地,在星洲集团的跨越式技术下,各国对于数字信号的研究都加快了,所以国内肯定对于数字加密有研究了,王建昆不敢去赌国内有没有能力破译他在这边的通信。
所以现在他在跟海外以及国内进行保密通信时,都是回到基地,那里有他不辞辛苦打通的一条光纤通信线路,发射和接收端都在远离bj和天津的渤海湾的一个小岛上,信号到了那边的岛上就可以通过沿海的通信网传递到远处了。通过这种复杂的方式可以最大的限度保持他目前的对外通信秘密。
接下去几个老乡在他宿舍里又聊了好一会才回去,不聊太晚那是因为明天还有最后几门考试,他们虽然有王建昆的指导,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但是王建昆宿舍的其他同学已经有点不高兴了。
“建昆,你老乡还真多啊,听你们说话的口音,都是一个县的啊?”宿舍长孟昆见王建昆的同学都离开后,问王建昆。
“是的啊,都是我们一个县的,我们这届考得比较好,来清华的比较多。”
“那你们高中教学水平很好啊,我们高中就我一个考上了清华,另外一个考上了人大,其他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学校,所以来了清华我都遇不到老乡,因为前几届更是一个都没有考上bj的学校。”
“哈哈~,那挺惨的,不过应该会越来越好的,你就盼着你的学弟学妹们多考几个吧!”
“那还是挺难的,我们西北内陆本来就条件差,现在改革开放,我们那跟东西部的差距就更大了,想上好学校也更难,我能考上主要还是靠自己,老师们在高二后几乎教不了我什么了,我都是自学的。”孟昆自傲的说道。
“那你就学好后报答下家乡,把你培养出来挺不容易。”
“难啊!我当时报专业也不是很懂,小时候经常看到关于陈景润的报道,说他这个数学家如何如何厉害,为国争光什么的,我当时脑子一热,想着我数学成绩还行,就报了数学系,想着今后也能研究出世界难题,也为国争光,没想到进了学校学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数学要想取得巨大的成绩太难了,我都不知道现在学的对今后有什么用。”孟昆看王建昆愿意倾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