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并控制住。
……
9月3号一早,位于密支那的指挥中心就开始搬家。
他们将电脑机柜接上超级石墨烯电池,然后小心的搬上运输飞艇的货舱。
这台用于处理统一之战的超级计算机一直在工作着,将前线和后方各节点通过太空中的卫星以及地面基站传回来的信息处理。
彭声他们这些军事指挥人员则分别乘坐多架仿“灰狗运输机”,他们通过脑波控制头盔或者脑机芯片与超级计算机连接,实时的处理各种信息并发布各种命令。
当然他们不需要指挥到连排一级的战斗,重点是注意各部队的作战进度,到达的位置。
当各部队之间的配合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及时的纠正。
而负责临时政府组建的李胜首领也带着全解阵的其他中高层成员乘坐飞艇前往曼德勒。
他们将在那里组建新的缅甸临时政府。
王建昆倒是没有随行,他要在密支那尽快的用超能力给新生的缅甸政权提供来不及生产的装备。
9月3号,全解阵的主要军事力量都在行军,所以没有什么激烈的战斗,这也为军事指挥中心搬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9月4号一早,东西两个方向都开始接敌。
西面负责进攻勃生的第1摩步师遇到了敌人激烈的抵抗。
位于勃声的原政府军第7军区总兵力大概在8千人左右,只有2个重炮连6门122毫米榴弹炮,坦克和装甲车都没有。
第1摩步师的师长是老全解阵,在当师长之前带的最多的兵力是600人。
所以在指挥师级部队时,虽然通过脑机芯片的强化学习,下载了多个波斯军官的记忆包,但是在实战时还是打得比较差劲。
第1摩步师没有重炮,军中最大口径的火炮就是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但是其射程远低于对面原政府军的122毫米榴弹炮。
这个师长虽然通过配备给他们的高空侦察机发现了对面的重炮,但是不知道是想独占功劳还是怎么的,没有呼叫空中负责战场压制任务的攻击机,而是想着让120毫米迫击炮去对轰。
结果自然是非常不好,16门120毫米迫击炮报销了6门,才打掉对方2门122毫米榴弹炮。
幸好此时曼德勒指挥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发现了异常战损,及时的提醒总部的参谋。
然后在总部的干预下,这个师长才改变计划,让空中的攻击机先把敌人的重炮消灭才发起进攻。
战后复盘才得知,这个师长之前是以迫击炮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