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新政府成立准备,思维在电磁空间完成大联合
1984年9月10号,缅甸原政府军的12大军区的所有成建制的武装都已经被全解阵消灭。
现在只剩下一些掸邦高原,若开山脉上的部族武装还在顽抗。
不过他们对于全解阵来说已经构不成威胁。
若不是为了练兵,空军配合地面上的特种作战分队,可以干净利落的将这些占据崎岖地势的部族武装消灭掉。
此时的缅甸中央大平原,沿海的几个港区已经被全解阵牢牢掌握住,各大此时都进行着军管和宵禁。
普通民众对于全解阵的军事管制和宵禁都很快接受了。
因为全解阵每天都会低价供应大米,面粉,蔬菜甚至牛肉罐头。
另外对于积极参与全解阵基层干部牵头的一些社会工作的,牛肉罐头和蔬菜水果都能免费得到。
如果一家人有一个去参加了相应的工作,那么得到的食物甚至能让4口人吃饱。
这些全解阵基层干部给出的工作机会对于此时的缅甸民众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因为此前这些普通民众在原政府时期,常常会挨饿。
上半年缅甸政府的通胀率根据经济调查组调查的数据,高达30%。
同时原政府的外汇储备枯竭,从国外买粮食也买不了多少。
所以大米的供应非常短缺,原政府对大米采取配给制。
而这种制度下,普通民众经常买不到能够一家饱腹的大米,而那些有权有势的却能将多余的大米拿到黑市上卖。
全解阵正是考虑到原政府在民生方面做得这么差劲,所以在军管期间尽量给民众一些优惠,以此来尽快获得民众的支持。
对于此后的经济和民生安排,全解阵在发动统一之战之前是做了很多准备的。
首先是动用外汇储备,从世界各地采购民生物资比如大米,面粉,食用油和众多的轻工产品。
大米,衣物这些大订单都给了中国,这让今年上半年国内的出口都上涨了1个百分点。
此时国内因为开始大规模的推进联产承包,乡村的粮食产量较前几年有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可能是因为此前过惯了苦日子,民众对大米的消耗量却没有增长太多,所以此时南方地区的粮库都快放不下。
原本如果没有全解阵的大米采购大订单,今年南方地区可能发生打白条收购稻谷的。
现在这些库存的稻谷被全解阵采购了很大一部分,这一方面给全解阵的民生工作降低了很大的难度,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