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属于五机部管理的项目。”
“在华夏,一个没有什么特别背景的年轻人,是不大可能同时参与到这种跨部门的大项目的。”
“甚至我觉得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用背景能来解释了。”
史密斯进一步的解释了自己的疑问。
他觉得自己今后有必要多关注一下江辉相关的信息,甚至安排人员专门的收集相关的信息。
“这个江辉是首都理工大学毕业的,师父就是负责悍马项目的朱建生。”
“之前他们师徒合作的新款bj212,成为了华夏汽车行业一匹亮眼的黑马。”
“很可能这一次的悍马军车,那个江辉也是有高度参与。”
“真要是这样子的话,那江辉可就算是华夏的核心技术人才了。”
“我们得想办法看看有没有可能把他吸引到美利坚去。”
伍德科克很清楚顶尖人才的重要性。
两个非常有冲击性的项目,如果都是江辉深度参与的项目的话,那个意义确实是很不一样。
“我觉得您这个思路非常的有可行性。”
“之前我专门调查过江辉的一些信息,他虽然是首都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的毕业生。”
“但是按照华夏人自己的说法,江辉是属于工农兵大学生,跟现在通过高考进入到大学的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种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大学生良莠不齐,在华夏许多单位都是得不到认可的。”
“虽然以江辉的技术实力,在首都汽车制造厂倒是不至于得不到认可,但是如果能够有机会去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或者普林斯顿之类的高校深造的话,对他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史密斯结合自己最近一年对华夏人的了解,觉得华夏人对于去美利坚留学应该是非常积极的。
特别是进入到了1980年之后,这方面的风气已经在许多高校、慢慢的蔓延开来。
许多大学生都在为进入到美利坚留学而做努力。
学习英语的热情,在各个高校之中也变得非常高涨。
史密斯有时候出去逛一逛,都能碰到一些极度热心的大学生上来用英文问自己是否需要帮助。
刚开始的时候他以为是华夏人太过热情了,后面他才发现原来对方是希望通过这个事情来锻炼自己的英语水平。
“你试着跟江辉接触一下,看看他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只要他有一点心动的意思,有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去满足。”
“奖学金、学校的选择,甚至是今后就业或者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