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叶轻舟和许悦冰面前的,是一位看不清形貌的老者。
此人垂垂老矣,却又偏偏给人一种生机勃发之感,身上映射出诸多文庙先贤的影子。
叶轻舟顿时明白,眼前的老者,并非具体的某一位先贤,而是文庙“文以载道”的具象化。
或者说,此地文庙所承载的“道”,幻化成了眼前这位身穿文士服的老者,而老者的身上,则是承载着东极国的部分国运。
所以才会看似苍老,却又生机勃发,那是因为东极国此时的国力,正在处于上升时期,如同一轮东升的旭日。
而他,作为岳麓书院的大祭酒,是一位从未被任何武道家所打败的最终关底boss。
自南大成立以来,岳麓书院的文庙这最后一关,就从来没有被人打通过。
实际上,这也不是靠打能够通过的考核。
书院,本就是学习的地方。
纸人,是拦路者,只因为书院是心灵的殿堂,真正的通关方式,是要用心来感悟“文以载道”的至理,学会如何掌控自身的情绪和意志,学会如何运用思能的力量。
打进来的,永远只能止步于校经堂。
大祭酒看向叶轻舟的阴神:“能接下李太白和吕纯阳的剑意,你的求剑之心,当真是坚不可摧。”
“此战,我获益良多,真是感激不尽。”
叶轻舟真诚致谢。
“不必如此,机缘就在这里,有识之士,自可取之。你能有所收获,那也是你的本事。”
大祭酒的话,如同圣人的谆谆教诲,听之使人如沐春风。
而叶轻舟方才,承受了两大剑意的心灵冲击,也确实收获颇丰。
尤其是与大河之剑和飞神之剑,两道剑意交汇,便似那心灵的碰撞,叶轻舟仿佛跨越时空,与李太白和吕纯阳二人坐而论道,交流彼此的剑术心得。
大祭酒看了一眼叶轻舟怀中的龙渊剑:“君有惊世之才,身怀帝道之剑,何不为国效力?”
叶轻舟沉吟片刻,终究是摇了摇头:“常言道,龙不与蛇居,虎不伴犬行。我此生倾情于剑,做不了鹰犬,弯不下腰身。”
“若国家危亡,你当如何?”
“自然是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扫平天下,涤荡乾坤。”
叶轻舟心中也有情怀,只是眼下的东极国,还不需要他来拯救,所以他拒绝了大祭酒的提议,且意志坚决:“大祭酒,你所求之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可吾之道,唯剑而已。”
大祭酒似乎早有所料,也不动怒,反而意味深长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