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稍后便至。”
三人也不纠结,继续向西阁走去。过了几瞬之后,王肃方才说道:“司空,家父请您今晚到府一叙。”
去王朗府上?
司马懿心中猛然惊醒。他终于反应过来,那日在去大石山的路上,陛下言语之间为何似有提点自己的意思。
五月廿六日,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与故征南将军夏侯尚之女夏侯徽完婚。
司马懿毕竟是这么年轻的三公,洛阳城中除了不能动弹的钟繇,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来了。
司徒王朗与刚刚上任的侍中王肃,自然也是宾客中的顶级贵客。
就连陛下也遣中护军桓范,替其送上了一副写着‘忠谨传家’的墨宝。
练字不是一日之功,曹睿为了写好汉隶,倒也是向钟毓取了取经的。这四个字骨架倒是标致、就是神韵似乎略显不足。
不过皇帝亲笔写的‘忠谨传家’,谁又会真去挑书法上的毛病呢?
那日酒宴过后,司马懿亲自至门口去送王朗王肃父子时,借着酒意试探性的向王肃询问道:“子雍,今日是我长子完婚,你觉得我家子元如何啊?”
对面的司空借着酒意问话,身侧还站着自己的司徒老爹,王肃虽然性子清冷了些,也只能面带笑意的说道:“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也。子元的才华气度,果然非凡。”
司马懿笑着摇了摇头:“子雍有所不知,我家长子这般优秀,次子也如长子一般。”
王朗年岁已高没有饮酒,站在一旁直接问道:“不知仲达何意啊?”
司马懿笑道:“我次子司马昭,建安十六年生人。听闻子雍有一女,虽然年纪尚小,不知王公是否愿意与我司马家订一婚约啊?”
自家长子司马师,娶了大将军曹真的外甥女。次子司马昭,就为他求娶三公的孙女吧,不算亏待!
王朗皱眉。
虽然王朗已经七旬高龄,在建安初年却有一子一女早亡。现在膝下也只有两子,一个是站在身边的王肃,另外的幼子只有两岁。
从这方面来说,王司徒之勇也是丝毫不逊于钟太傅的。
王朗就这么一个成年的儿子王肃,王肃现在也就这么一个女儿。王元姬自幼聪慧,王朗曾经说过‘兴吾家者,必此女也’!
如此的掌上明珠,又岂能轻易许了?
王朗面无表情没有说话,司马懿站在对面借着酒意也丝毫不尴尬,王肃也只得推托说过些时日再答复司马懿。
皇帝出猎,身为侍中的王肃也是随行的。回到洛阳之后,才从传信之人处得知,父亲王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